晚上人家過來,黎明一倒就開始炸,躲不了的。
世家大族並不害怕,立即調整對內的宣傳,咱們要為大唐多多貢獻。
說白了就是他們妥協了,然後擁護大唐政權。
真實歷史上的李隆基其實做到了,後來太監上來,皇權旁落。
說白了就是架空,皇權可以架空的,秦朝的時候架了,後來的很多朝代都架了。
包括李易時候的,當時軍委的二把手、軍隊的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都被腐蝕了。
就是沒有一個乾淨的,最上面的那個被徹底架空。
這不就是皇帝的情況嘛!不止一次了。
結果李易那時有個人牛逼啊!他不管別人怎麼運作,甚至自己動用了特殊力量。
當得到地位的時候,回過頭來全收拾。
李易覺得自己面對同樣的情形就完了,得多麼強的政治手腕啊?自己得跪呀!
整個軍隊指揮權沒有、又面臨著對方那種帶著家族勢力的競爭者。
關鍵你還不能帶領軍人譁變和奪權,必須遵守同一個規則。
同時又有外患的存在,外國勢力不想讓他上位。
就是如此的境況下,他完成了權力的交接、勢力的更迭、憲法的更改。
關鍵他也沒怎麼使勁宣傳,但國民就發現了他在那裡大家可以過好日子,加油!支援你!繼續幹下去。
李易回想過無數次,每一次把自己放在同樣的位置上都搖頭,不可能,做不到。
回過頭,李易發現李隆基現在就是一樣的存在,老了的時候不算,那個時候就是交權晚了。
李易承認,自己當不了帝王,太累,活得一點都不輕鬆。
“易弟,冷水海域的海鮮吃生的沒問題?”
李隆基不知道自己的易弟想了多少事情,他在考慮冷水海域和溫水海域海鮮的差別。
“機率問題,不是說冷水海域的海鮮一定沒有寄生蟲,咱們那邊的溫暖地方的海鮮一般是熟制。”
李易喜歡吃冷水海域的海鮮,卻不推崇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