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大臣聽著,包括方才不停地嘟囔又烤一次的苞米變硬了不好嚼的畢構也安靜下來。
大家都覺得好計策,一種東西值錢不值錢在於別人給它的定位。
胡椒以前值錢,大家喜歡吃,大唐自己又沒有。
現在胡椒和花椒差不了多少,尋常百姓吃得起。
開元初,絲綢價格高, 現在……價格更高。
尤其是帶紋理的,緞了、錦了、繡了,因為人工成本增加。
同樣的東西,一個繡娘繡出來,平均一天賺二三十錢,算不錯了。
眼下再讓人家賺那麼點錢,人家就幹別的工作去了,不玩兒了, 誰願意繡誰繡。
北方冬天的大棚蔬菜價位低到了最開始的五分之一,隨著飛艇數量變多,種大棚的人多,還要繼續降。
一直降到小易認為不能再降的情況,李家莊子要出手的。
“若玉石不被認可,又哪來的和氏璧?西南的翡翠,咱們不接受,拿過來賣不上價。”
畢構把自己的烤玉米給李歸藏,李歸藏要的。
“畢爺爺說得對。”李歸藏高興,他愛吃硬一點的玉米。
煮的玉米,嫩的他從來不啃,老的,他好搓粒吃,一個玉米棒子能吃半個多時辰,當零嘴兒,跟嗑瓜子似的。
“你拜老夫為師?”畢構藉機給李歸藏出難題。
“是要教我三人行必我有師……哎呀!畢爺爺打人啦……”李歸藏說著轉身就跑。
“把苞米還給老夫,不給你了。”畢構使勁揮舞下拳頭。
“翡翠不被喜歡, 主要它為硬玉,不方便加工, 主要的礦之後我要佔,一旦加工好,很漂亮。
金剛石我加工出來的那麼多面,做成首飾就好看,有其他地方亦產翡翠,倭國。
咱們要去的地方同樣有,水種不好,其實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所有的寶石都能人工合成。”
李易遺憾地看一眼自己的二弟子,他也想吃畢構那個苞米,粒排列的整齊,適合練手。
二弟子拿走,看他現在就取來鑷子在那裡練上了,倒是讓人欣慰。
“老夫這裡有一塊藍田玉,小易你看著給雕刻一番?”
畢構說著從袖子兜裡掏出來一個鹿皮口袋,拿出一塊足有巴掌大的藍田玉。
“老畢你不嫌沉啊?你這塊玉不可以雕,被你給盤出包漿了,沒有圖案比有圖案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