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也送百姓東西,百姓會看著士兵,你們拿你們的,我們拿我們的,行不?
你們如果敢全拿走留著用,我們就去告狀,讓你們也拿不到。
“吃串兒,小易吃串兒。”畢構給李易倒啤酒,辛苦了。
剛把西南六詔給弄到手,轉頭方回來又得惦記其他地方的事情,算計新羅。
李易喝一大口啤酒,抓起個羊肉串擼下來一小塊肉。
聲音模糊:“好吃好吃,羊肉串兒就不能切大了,總吃肉的人,一斤肉穿二十個串兒最適合。”
他的是東北地區,小串兒一斤四十個串兒,很小,大串兒二十,後來變成了二斤肉穿三十個串兒。
換成南方,如振州本地,那串兒小得可憐,一斤穿四十個的那種,一串兒四元錢。
買一把串兒兩個人,沒吃幾口呢,二百元錢吃進去了,不算啤酒錢。
現在他吃的是一斤二十的串兒,不缺肉吃,缺肉又幹力氣活的,能吃下去五斤羊肉烤的串兒。
李隆基拿起一串兒板筋,這個不能切小了,又薄又小的那種一烤完跟柴火似的。
他吃一口嚥下去:“如今馬牛羊的數量快速增加,能吃得起羊肉的人越來越多。”
他把話題換到了民生方面,牛和馬都是選好品種,但不能單一,不專門屠宰的話,幾年數量翻五倍。
羊的話,大唐平均一胎兩隻小羊,不到半年出生,再一年後可以交配。
之前的始終在生,後來的生完又是兩年第三代羊出生。
公羊養大就吃,母羊繁殖。
豬和家禽增長速度更快,只要飼料供應上,看著瘋狂翻倍吧!
陳糧和麩子等東西是好飼料,加上海魚的供給。
其他地方先不提,京兆府、河南府的百姓家庭,如果願意,可以頓頓吃肉。
別處的百姓,至少能吃到雞蛋、鴨蛋、鵝蛋,大人吃,孩子在堂吃。
營養好,不容易生病,又都燒開水喝,人口死亡率降低,出生率升高。
一個人營養不良,可能五十歲就死了。
把營養給補上,他活著所能帶來的產出,絕對高於他本身消耗的食物。
多出來的屬於大唐財富,剩餘價值。
牲畜增加,解放了人的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