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終於散去,太陽在大雨下的第十一天中午於天空上露面。
島子上的遺民和得瘧疾的部落遺民們著急地要求幹活,在他們的認識中,只吃飯不勞動絕對不行。
這是他們的生存法則,狩獵的時候被別的部落幫助,要分給別人更多的獵物。
各部落之間在環境惡劣的時候抱團取暖,他們面對的主要威脅來自自然環境。
巨蜥、毒蛇、袋獾、鱷魚和野狗正常情況下就毒蛇可以偷襲人。
土著們從來不會單獨行動,在長期的鬥爭中,除了毒蛇和鱷魚,其他三種動物已經知道這群生物的脾氣。
別旳生物被攻擊的時候其他的會跑開,這種不是,攻擊其中的一個,其他的衝過來打。
蛇的智商有問題,鱷魚估計是覺得自己在水裡,人在水中攻擊能力差。
而且本地的鱷魚速度快,土著們跑不過。
其他的動物跑的速度也快,土著們捕獵很辛苦的,需要圍起來,要麼在河流裡砸魚、矛魚、捉魚。
食物不足的時候,相鄰部落的人會過來借,或者詢問哪裡有多的果子,要不大家組隊去捕獵。
下了十天的大雨,土著們白吃了十天,頓頓吃好的。
不能吃白食,要透過幹活來補償。
他們的孩子不允許參加工作,跟著大臣們學習大唐話。
老人願意學就跟著一起學,女人們有人帶著編織東西,教她們。
其他人繼續拽木頭、刨樹根,將來被砍伐掉樹木的地方會變成田地。
之前砍的樹又溼了,再曬,曬乾了方便剝樹皮。
建的窯等明天再看,尤其是燒磚的那個窯。
換到大唐某個縣建個窯遇到這等天氣,百姓們會氣哭,好不容易起個窯,老天爺太欺負人了。
隊伍中的人無所謂,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
“小易,按照此進度,回大唐時又是逆風。”
李旦發現大家必須在此地停留很長時間,等另外兩個部落過來,教會他們一些生活技能。
“多呆幾個月,咱們順風回去?”
李易提議,他不著急回大唐,關鍵人物全帶著,隨時可與大唐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