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李易答應,你想吃咱就做,現在便要煮飯,順便把鍋巴炒了給孩子和女人們當零嘴兒。
他喜歡煮飯,鍋越大鍋巴越多,切成塊拿調料炒一下,嘎吱嘎吱嚼起來很香。
孩子們長身體的時候,吃零食似乎能從早上吃到晚上。
“有兩份肉多一些唄!”頭領又提要求,並解釋:“我們有兩個喂孩子的人想吃。”
“我額外給做菜。”李易想起來有女子當眾奶孩子,人家根本就不知道那樣做有何失禮之處。
哺乳期的女人想吃肉,屬於本能。
炒飯中不適合放太多的肉,哺乳奶水產生與激素有關係,心情再好,激素分泌得再完美,不吃飯一樣沒奶水。
李易決定開小灶,給她們做清蒸魚,額外配魚肉豆腐湯,就著炒飯吃。
眾人晚上又吃到了火腿什錦炒飯,菜換成蒜薹炒肉、熘蝦球、紅燒扇貝、澆汁三文魚。
包括後來的遺民中的哺乳女子,吃到了清蒸魚和豆腐湯,鹽比較少。
實際上正常吃飯不缺營養,李易故意給開小灶。
果然,遺民們感動了,哺乳期的女子大口吃著,感覺自己多吃一口,孩子就能多吃一口。
得瘧疾的重症患者依舊在打營養,順便喂湯。
其他情況的人自己努力吃飯,沒有一個人等著別人哄。
對於他們來說,能吃飯就趕緊吃,吃飽了才能熬過去。
李易讓他們多喝湯,補充水分,加快新陳代謝。
有人吃完立即回病房,用被子把自己包裹上,哆嗦,冷。
護士們不時過來看情況,確保每一個人都活下來。
酋長吃了點東西,又吐了,只能繼續輸液,他症狀很重,不過意志頑強,他必須活著,帶領族人過好日子。
有部落的人會隔一段時間進他的病房一次,告訴他族裡人的情況。
到目前位置,沒有一個人死掉。
酋長堅定了自己是大唐遺民的信念,他不知道瘧疾的名詞,但知道情況。
包括他小時候自己的部落,同樣的病,死了一半多的人。
旁邊的部落甚至只能活幾個人,加入到了他的部落中。
這病得上就滅族,很少有部落能留下多數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