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牧民族冬天的時候一樣要捱下去,一場寒流後,要死一大批牲畜和人的。
吐蕃入籍的、奚族、契丹、鐵勒十姓,在知道大唐武力有多強大後,大唐又給了他們足夠的溫暖和吃飽的機會,他們很珍惜的。
即便後突厥,一個冬天過來,也不曾有一人是因寒冷與飢餓原因直接死掉的。
當地有煤礦,他們按照教的盤炕,旁邊有小海,可以捕魚。
又採了松子、蘑菇等東西跟大唐換生活必須品。
儲備了足夠的草料,甚至製作青貯。
寒冬的夜晚給羊圈、馬廄的火牆添煤。
後突厥民心動盪,不少人想著歸順大唐,冬天有肥皂和甘油用。
凍一個大口子,看上去只是凍的,不處理的話會感染。
如果之前抹上甘油就不出口子,不小心碰破了,劃出口子,趕緊用肥皂洗。
大唐從未說過滅族,始終等著你歸順。
於是在大唐遺民春季吃早餐包子的時候,已經到了秋天的後突厥停止了擴張的腳步。
他們縮回來,開始準備過冬。
今年他們種了土豆,還有其他的作物,土豆還需要等一等才能收穫。
乾菜已經家家堆滿了,包括各種肉乾、乳酪。
煤呢他們也懂得水洗了,水洗完的煤不容易煤煙中毒。
火炕、火牆全部重新修繕的,高高的煙囪立起來,旁邊帶另一個引火口。
火炕上鋪著新編的炕蓆,跟交換來的棉被在外面曬,準備蓋了。
至於皮毛的衣服需要等下雪後才行,在雪地裡清洗。
就是扔進去,粘上了雪,再敲打。
絕對不能用水洗,一洗板皮的脫硝,也就是鹽析出來,毛皮的掉毛。
烏拉草更是捶打完很多,動物油脂和魚油單獨提煉,晚上能夠點油燈。
附近的大唐羽林飛騎營地又送來很多報紙,甚至來了二十個太醫,大唐叫護士。
看到了,用駱駝不停地運藥材,說是難產的時候可以找他們,最好早點找,晚了他們也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