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準備採取跟針對新羅一樣的方式來奪地方,人口奪了,地方也就拿到手了。
上面屬於大唐的領土,反正當地不要。
等別人生病或吃不飽飯時,可以加入大唐,萬一遇到大災害了,婆利國很可能在尋求幫助的情況下成為大唐屬國。
大唐到時分封,之後改土歸流。
對方若是啟戰端,那便簡單了。
剎利邪伽等人在遊輪上休息,享受著他們所享受不到的東西。
此刻一群人商議著怎麼從大唐那裡獲取更多的好處,哪知道大唐有人正在謀他們的國。
剎利邪伽拿著一張開元通寶紙幣對著太陽看,看裡面的水印和重合的圖案:“能做出來嗎?”
其他的大臣人手一張紙幣,相繼嘆息搖頭,做不了,光這個紙就不知道怎麼做的。
錢上的畫漂亮,各種防偽叫人看了無奈。
航母戰鬥群的人員大部分下來參與基建,要蓋更大旳房子,用石頭蓋,順便砍伐木頭。
溼的木頭不能蓋房子,先伐倒,枝杈清理掉,主幹拖到碼頭地區曬。
其他的樹枝本地人撿走,當柴燒。
宮女和太監在小機器人的陪伴下收購本地人的東西,只要本地人認為有交換價值的東西全買。
小機器人當翻譯,宮女太監與婆利人討價還價。
他們分成好幾個地方收購,順便也賣火柴、菜刀、蚊香、肥皂……
價格在逐漸統一,每一個交易的本地人不同,給出的價錢也不一樣。
小機器人在,透過各地的進行對比,宮女太監嘗試壓價。
比如蜂蜜,宮女用同樣大的器皿裝,一升有的地方要二十錢,有的地方要五錢。
或許是一些人想要多賺錢,也可能獲得的難易程度不同。
那麼宮女會給要二十錢的本地人還價四錢,比最低的還低一錢。
對方若不答應,宮女就告訴對方哪個地方賣五錢咱們都沒買。
有了競爭,對方還想要大唐的東西,沒錢不行,大唐不以物易物,只好妥協,四錢賣。
這邊四錢,那邊的太監問三錢賣不賣?
對方說什麼都不賣,就告訴對方四錢,因為有地方四錢,你五錢降一錢。
物價就是這麼確定下來的,婆利國的人心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