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個車費慢慢啃骨頭,需要開鑿隧道的,看能直接挖出來溝不,不要隧道,整個丘陵挖開。
中華自古土木工程就牛逼,水利也不差。
可惜很多時候記載的都是主持的官員名字,真正負責技術的工匠不曉得。
“今年可以修出來三十三條鐵路,總公里數四千九百公里,需要陸續賺錢。”
李易一條條線畫著,估算價錢,朝廷不是錢多不知道怎麼花嘛!看!都不夠用。
今年從現在開始要努力賺錢了,採礦、冶煉、鍛造人手增加。
“那樣畢宰輔估計不能進團兒。”永穆公主在旁邊眼波流轉。
自從那什麼之後,她和小蘭的狀態就變了,越來越漂亮。
倒是李易跟之前沒什麼區別,他給人的感覺始終不是青澀的,有時一個笑容或一個眼神,反而帶著滄桑。
別人追求權力、金錢、美女,他像個聖人似的,整天考慮大唐百姓。
後來一些人明白了,他換好東西需要壽命,必須用民生來補。
故此誰坑害百姓他多不會,跟壽命掛勾的都值得信任。
“過完水災後,錢不是問題,大唐船隊就陸續回來了。”
李易底氣足,之前四百多艘船屬於探路,還帶回來一億多緡的東西。
熟悉情況,又拿下幾個大唐的領土,再去一趟,收入更多。
當地人也是發現了商機,他們趁這段時日要收集東西用來交換。
大唐國內的稅收會增加,飛挺飛來飛去的運輸物資,交稅,鐵路也交一部分稅。
長江、珠江、金沙江、黃河等河道的內河蒸汽機船大量投下去,加快物流速度,互通有無。
冬天蜀地能在外面種菜,即便尋常船隻亦可裝上蔬菜順流而下到蘇州那裡換鐵路運輸。
那時黃河北面到渤海的鐵路就修上了,蔬菜好好儲存,放個十天八天的沒問題。
飛挺也幫著運,這不都是錢嘛!
秋天的時候至少松子、榛子蘑、血紅鉚釘菇、白蘑菇等北地東北特產運輸就方便了。
哦!還有熊津都督府和琉球,琉球今年能夠拿下所有地方部族,入籍,不是打。
羽林飛騎拿著水連珠和AK系列的槍過去幫忙打打獵,再好言相勸,對方會同意加入大唐籍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