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艘飛艇開始有規律地向東北方面運輸兵力和物資,不知道是不是能開戰,反正必須提前準備。
過去的都是十六衛、羽林飛騎、募兵、西南的歸民,他們平時練習水連珠多。
自動步槍不用練,水連珠知道怎麼打,自動步槍打兩下就適應。
整整五萬人輸送過去,還有穿天猴、炸藥包。
能不打就不打,一旦要打,咱們大唐不可以說臨時調動。
別人也沒有衛星,冰天雪地的訊息傳遞速度很慢很慢。
此刻的大唐說閃擊誰就閃擊誰, 對方根本來不及組織。
大唐時代,有國家進行突發情況單兵作戰和單兵聯合作戰訓練的嗎?
每一個單兵皆能進行戰略戰術安排,並且配合同僚完成戰術目的,配合戰略程序。
只有大唐的羽林飛騎、十六衛、募兵、西南蠻、李家莊子的鐵勒九姓。
後兩者其實剛剛入們,前三者才最是強的,尤其是羽林飛騎。
三萬羽林飛騎,數量固定,後備在培養的無數。
在職的每一個都是戰略戰術指揮者,好幾年了,就這麼教的。
不然李易的時候為什麼讓大學生當兵?就跟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一樣,那個青年不是隨便的人,必須是學生。
給他地圖和指南針、望遠鏡他就能測算,給他一個戰略目標意圖,他就知道是什麼。
“拿下新羅下一個目標即為渤海,老夫有生之年要看到。”
褚無量也在,他是李隆基當太子時候的侍讀,其實就是李隆基的老師。
李隆基讀書的時候他跟在旁邊,李隆基哪個地方不明白,他立即給出解答。
所以他才能當國子祭酒,李隆基會的那些文學知識他都會,那麼李隆基會多少?
看三個小傢伙進行童子科考試時候壓得眾臣不敢開口,李隆基幫忙答一題就明白了。
再瞧泰山封禪時候李隆基親自寫的隸書,會更懂的。
還有李隆基讓姜皎主動放權所寫的‘放姜皎歸田敕’便曉得李隆基的文學素養有多高。
喜歡帶著系統來大唐請大家收藏:(帶著系統來大唐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