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三十兒,李家莊子製造飛艇的工匠們放假,最後一段時間,他們又趕製出來十艘飛艇。
給人形成一種錯誤,飛艇好造,跟編個筐那樣簡單。
各州府一歲以下的孩子和孕婦收到了李隆基的禮物,都是絹,拿著做衣服。
僧人道士們跟著鬆口氣,眼見著過年了,希望新年有個新氣象。
一年下來,提心吊膽的,摩尼教自從用了寺,百姓們就認為所有的寺觀都是藏汙納垢之地,總有人想要給燒了。
直到官府出面阻止,僧人道士們又低調地幹活,才換來一線生機。
給李易一半地的寺觀,跟著李易一起種東西,尤其是開鑿磨製麥飯石,少林寺就有。
與李易共同擁有一個寺和觀的,正在努力學習醫書,為百姓看病,同時把多餘的房間租出去。
李易一般把這樣的地方拿來開酒樓和小吃,招募人手打雜,一律中高檔次,低檔次的會跟尋常開小吃鋪的爭客源。
全屬於李易的寺觀,把院牆拆了,修成小旳菜市場,攤子租賃出去,給各地方的人提供便利的買賣環境。
除了特別虔誠的香客們,上香的百姓少了,只有家中有人去世需要超度、開道場時,才會找他們。
有人受驚嚇了,直接去烈士陵園,或者找醫生給看病,有藥的。
隨著生活變好,百姓們知道信別的東西沒用,信大唐就行。
努力幹活,認真學習,和睦鄰里,身體不舒服趕緊找醫生。
中午的時候李易親自做了兩桌子菜,主菜為火鍋,餃子半夜再吃,晚飯不吃了。
其實早飯大家也沒吃,只吃了乾果、喝茶水。
莊子裡的一群食堂改變了原來的一些菜,整條魚紅燒、清蒸、製作松鼠魚、烤乳豬、烤全羊。
主菜同樣是火鍋,一張桌子一口鍋,顯得熱鬧。
“易弟,你做飯的時候熊津都督府傳來訊息,整體佔領,與我們一同過年。”
李隆基精神飽滿,等待著祭祀的時候他有話說,大唐曾經沒有的領土有了,原有又失去的已搶回來。
百姓安居樂業,不見一處造反。
“想是金城還不曾得到訊息,明年那裡估計亦有澇災,包括渤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