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們看三個孩子寫字,紛紛出聲。
有人發現不對,青黛的小楷寫出來剛柔兩極,不,不是兩極,是在兩極中變化。
旁邊有背藥箱的老者開口:“好一手行針之術,馮青黛?弘農馮氏的小娃娃?那老傢伙還未死呢?哈哈哈!”
“什麼針?”旁邊的學子扭頭,倒是不敢呵斥,老者背藥箱呢。
“針灸的針,運筆如行針,另外兩個娃娃也在學。”
老者解釋,看我的樣子還不明白?
“他們是李東主的徒弟,李東主天下神醫,原來如此,怪不得看不出字的風格。”學子理解了。
針灸他懂,偶爾自己也會幾個簡單的穴位按按,考科舉有醫學的內容。
“不錯,老朽得到兩本書,尋過來。”老者頷首。
“想看書,洛陽宮的藥鋪和醫館有,不要錢,隨便看。”另一學子提醒。
“哦~~!好!多謝!老朽還是想見見李易。”老者道謝,並堅持。
“老丈,你對此童子科考試如何看?”有學子笑著問。
老者也笑:“用眼睛看。”
“可覺兒戲乎?”再有學子出聲。
“娃娃本就孩童,不兒戲作甚?”老者反問。
這個時候,三個孩子寫完,李歸藏的到算工整,只不過少了韻味。
按照程式,畢構出第二到論語題:“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
接下來三個孩子應該寫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其為仁之本與!就算過關。
學子們繼續露出笑容,要是考科舉的時候貼經題也這樣就好了。
可就在這一刻,李歸藏突然問:“為何要說有子曰?多個有字啊!”
畢構瞬間坐直:“先寫,考試之後與你說。邊吃涮串兒邊說。”
“雞和骨頭湯底兒的嗎?”李歸藏問。
“對!給你準備了你最愛吃的蘑菇。”畢構笑著點頭,趕緊寫。
“好啊!”李歸藏低頭寫。
結果有人不幹了,昭文館的一個博士憤然出聲:“有子曰,並非孔子,乃孔子之弟子,顧加一有字,不學無術,此子非孔子,乃其弟子有若。”
唰,一群人扭頭看他,畢構騰地站起來了,瞪大眼睛,怒目而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