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一天天臨近,不少的學子暫時放棄臨時的教學任務,不教小孩子了。
他們背論語、背醫書、做數學題、和其他人舉辦聚會,聚會的時候談論國家大事,時務策要用。
宋德繼續管著莊子上的事情,論語、考試的醫書,他早背熟練。
數學題能有多難?難得過莊子上的賬目和管理時候的應用?
至於時務策,他是李家莊子大總管,他負責的事情就是按照時務策裡的做。
另外需要一首歌行,題目未給。
青黛小丫頭帶著師弟師妹背書,他們要考三個科。
李易每天抽出兩個時辰為徒弟們講國家大勢,用各種書籍裡的內容,旁徵博引。
農業、工業、第三產業、軍事、政治、人文、經濟、金融、教育、醫療、外貿、行政、水利、物流、人口、外交……
他講課的過程被錄下來,五品以上的官員需要學。
李家莊子的莊戶同樣得學,平時東主不會這麼講課。
一堂課下來,李易會用粉筆寫滿三個黑板的板書,可升降的黑板來回換,順便還有製作好的電腦軟體演示在螢幕上出現。
“萬里之貿,大海成道,臨地物種相貌,諸國降價爭告。管子書其謀,理念盡春秋。
管子一書,乃書其思,而非其實,實則多有不實之處。
魚鹽非齊獨顯,勾欄不觸路遠。何來錢財無盡?
魯綈之謀、衡山之謀、買鹿之謀、菁茅之謀,只作笑談。
若那般輕易,為師何必累死累活鑽研技術?
然!學其意,而非行。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
凡貿易者,交換也!擁計者,擁錢矣!
是必夷之各國,興縱橫捭闔,橫則秦帝,縱則楚王。
六國之亡,亡在人心,夷商之國,利至必分。”
李易在講臺上邊寫邊說,給三個徒弟講海外貿易將來會出現的爭鬥情況。
告訴弟子,咱們到外面做買賣,其他的夷商都是小的國家和勢力。
他們之間會有所競爭與矛盾,誰的東西便宜咱們就買誰的,他們要使勁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