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上大家吃包子,喝黃瓜雞蛋湯,就著小鹹菜。
天還是風和日麗的,大隊人馬上山。
此時可沒有張說當宰相時專門安排的人手,李家莊子的人跑到關鍵位置。
等封禪結束,開始封官,莊戶不能封五品官,最終賞賜落到李易頭上。
其他人想升官,繼續拿政績說話,甭指望一步登天。
李易上過幾次泰山,印象最深的為雨衣、軍大衣。
夏天易下雨,一次性雨衣要買,秋冬春時節看日出,租軍大衣。
隊伍中年歲大的人拄柺杖,旁邊有人準備滑竿,他們說啥都不坐,認為自己不老,還能繼續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
好在一個個身子骨還不錯,他們的健康由李易負責。
李易跟在李隆基身邊,四下裡看,天上無人機繞來繞去。
他走神,想李隆基開元十三年泰山封禪寫的《紀泰山銘》。
‘朕宅帝位,十有四載,顧惟不德,懵於至道……謂孝莫大於嚴父,謂禮莫尊於告天,天符既至,人望既積,固請不已,固辭不獲……道在觀政, 名非從欲。銘心絕巖, 播告群嶽。’
通篇‘看’下來,美,而且還是隸書。
自己這個老丈人要文采有文采,要書法有書法, 要運動天賦有運動天賦, 人生的前期算計人更厲害。
回頭再把隸書練練?萬一哪天老丈人來了興致,讓陪寫隸書, 寫不好丟人。
“易弟, 若下午可耽誤行程?易弟,易弟?”
李隆基滿腦子下雨, 昨天聽李易說颳大風, 提前安排下去,果然狂風大作,百姓紛紛跑來幫忙。
又說下雨,有雨沒?
“啊?三哥, 下雨啊?不是已有準備?無妨。”
李易回魂, 下不下雨的他上哪知道去啊!李隆基封禪時,又不是今天。
“然!”李隆基一想也對。
快要晌午, 李隆基到達中天門的位置, 天上流雲變幻, 很突兀的, 豆大的雨點砸下來。
隊伍中的一部分人拿起攜帶的傘撐開, 一片傘的繽紛出現。
另有人把上衣脫掉, 裝進戰術揹包中, 他們屬於十六衛、羽林飛騎、募兵、莊上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