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嘍!踏青去嘍!”小蘭叫喊著蹦蹦跳跳走在前面。
周圍的護衛換上了運動裝,不穿小皮靴。
大家拿著風箏,到定到的位置。
許多小孩子也帶風箏跑出來,很多風箏用報紙糊的。
簡單的細竹條綁出個架子,報紙一糊,再找麻繩於風箏的下面當尾巴,拴根小木頭棍。
線就是細麻線,這樣的風箏飛不了多高。
製作的時候沒設計好,會出先來回擺頭的現象,尾巴有時候會輕,需要再重新綁東西。
家中有工匠,或者是能夠幹很多活兒的人,才會製作好一點的風箏。
富貴人家的風箏自然是絲綢的,做工考究。
單身的男女提前就準備好了風箏,帶上食盒,到外面看看能不能找到心儀的另一半。
李隆基等人沒跟著李易,處在李易隊伍一公里左右的位置。
他們帶了廚師,要當場做飯菜。
到地方,李易先放起來,再給永穆公主和小蘭。
風大,不用拽著線跑,風箏鬆手就飄,調整下一下,慢慢放線,就逐漸升高。
大蝴蝶、大蜻蜓、大鳳凰,一個接一個被放起來。
李隆基這邊的風箏更大,幾十個人負責託著,然後用幾匹拉著跑。
一條大龍在眾人努力下飛上天空,很多人抬頭看,誰家的風箏?
再一瞧隊伍,哦,陛下的。
趕緊的在旁邊呆好了,估計晌午能吃到一頓飯。
風箏起來得差不多了,羽林飛騎開始升空,他們的位置正好是個小風口。
不需要從高臺上往下跳,架著滑翔翼跑就行,跑著跑著,前面的小坡位置就飛起來了。
處在風口,能夠一直在天上盤旋。
一個接一個的滑翔翼飛起來,在天上組隊旋轉。
地上的小朋友看看自己半天放不起來的風箏,頓時感覺到委屈。
人家人都飛了,自己這個怎麼就總往一邊歪?歪著歪著便打轉,轉呀轉,砸到地上。
好在有李家莊子的工匠在,他們帶著篾刀和其他工具,乾的竹子擺在旁邊。
有小孩子的風箏放不起來,便招招手,讓孩子到旁邊,現場給扎一個。
絹帛的面,順便送一卷棉線,拿去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