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依舊要對這錢進行勘驗,不然出問題,戶部承擔。
戶部勘驗出問題,追責工部,工部負責核驗的部門受罰。”
李易給出個簡單的制度和運作流程,能夠堵住部分漏洞。
畢構看張說,想事情。
張說反應快:“他們折扣過多,會不會賠?”
“兄長?”李易瞅李成器。
“五折也有利潤,只要活計一個接一個,他們施工時間會縮短。
若包工包料的話,集中買料便宜,用時他們懂得節省。
給一家做工,料有剩餘,屬於邊角料,扔那扔著。
給多家做工,所有的料都能用上,成本降低。”
李成器負責工盟和衣盟,對此十分了解。
兩個盟從來不扔東西,全可以使喚上。
尤其衣盟,剩下的都是那種拼都拼不起來的邊角料,像做個指甲蓋大的小香包都不行。
這些料也不扔,跟漿糊混合,使勁壓,壓完了就成了鞋底。
這個跟打袼褙不一樣,碎布沒有完全把縫隙填滿,硬壓的。
缺點是沾了水之後,有的地方會凸凹不平,硌腳。
優點是製作速度快,材料不浪費。
怎麼能讓它不硌腳?上面再加一層真正的袼褙。
這樣比其他的鞋底高,賣同樣的價錢,就有了銷量。
尤其在有大商人過來成批買的時候,製作這樣一批,好談價錢。
張說聽完,有疑問:“包工包料賺,包工不包料呢?”
“包工不包料,工錢比別的地方低,打折,時間卻節省下來,可以再去看別的活兒。”李成器回應。
“怎麼會節省時間?”張說與畢構同時問。
李成器撇一眼李易,李易吧嗒吧嗒嘴兒:“正常來說,為了省料,加工的時候會非常小心,儘量估算一個料能用多少個地方。
如木料最明顯,不包料,不需要給別人省,選著好地方就開始出工件。
明明費點勁可以摳兩個工件的料,快速地摳出來一個,另一個工件繼續拿整料加工,速度還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