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還可出錢。”畢構又說。
“我有錢,這不是從下面的屋子裡抬出來錢了嘛!用一點,足矣!”李易繼續拒絕。
“戶部就是想參與進來賺錢。”畢構不繞圈子了。
“老畢你早說呀!賺錢好辦。延秋村,將來會有集貿市場。
其他的洛陽城外的寺觀,皆作此用途。
眼下的衝覺寺,同樣位於城外,你戶部要抓緊時間制訂規範。
洛陽人口會越來越多,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
別等著發展到一定程度,才看到路不夠寬,市場不夠大,排水系統不夠完善。”
李易開句玩笑,說起正經事。
他要的地方就作好了規劃,保證不影響為來洛陽的人口增加,道路寬敞著,不然洛陽的路也不窄。
外面的路,並排跑八輛單缸手扶式拖拉機,還有應急車道和超車的道,同時不影響兩邊百姓走路。
修這麼寬的路,目的在於技術提高,可以應用的鋼鐵和水泥增加,路邊要蓋更高的房子。
路窄了,遮光,住在樓上也顯得逼仄。
李易溜達到外面,房間中的地道口,看著不舒服,換成一扇門就好多了。
看不到僧人,倒是有附近住的村民跑來瞧熱鬧,站得遠遠的,並不害怕。
“往後衝覺寺的院牆拆除,顯得敞亮,方便百姓歇腳,不然進寺裡休息,總覺得進了別人的家。”
李易打量著牆,提議推倒。
“有風的天,多道牆,還可遮遮。”宋璟覺得可惜。
“修木頭房子,等寺成了大集,規劃進出通道。
拆完牆的磚石,正好用來鋪地。
開春化雪,下雨的時候別處泥濘,磚石鋪的路站上來心情好。”
李易太頭看看天,沒有雪,太陽當頭。
“既如此,為何不從村子裡修出來一條砂石路?”宋璟擠對李易一句。
“老宋,好人啊!我告訴百姓,你提議的,對,從村子中修,風化巖的。”
李易豎大拇指,你說修,那就修唄!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