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到後期,還有北宋,冗官冗員的問題,根本不是官員的問題。
冗的問題是那些人不願意當小官,都等著最低縣令、縣丞、主簿的位置。
村子裡的他們不去,鄉鎮的也不去,縣中的刀筆吏他們還是拒絕。
這就麼個冗,跟經濟危機的時候供大於求一樣,百姓買不起東西,東西不降價,當然供大於求了。
另外就是失業,有工作崗位,因為工資少,待遇不好,所以不去,這種失業。
大唐的官員有位置,沒看甲第的進士科都去當村長助理了嗎?
他那時的一些上面的官員還不明白呢,看不透大學生考完公務員下村的含義。
這些人的腐敗相對就少,從基層幹起來。
幾年之後就到縣裡,做出成績了。
接著就是市裡、省裡。
這麼說吧,每一個階梯向上一步,就有一批官員可以被收拾掉了。
說治理腐敗亡黨,不治理亡國,開玩笑。
上面的人難道不清楚,人家願意花幾十年的時間來清理,倒查二十年。
二十年之後,當初的大學畢業的村裡的年輕人,有的走到了正廳級。
到這個時候,每年再收拾升上來的那些曾經的年輕人中的一部分,一年頂一年,國家就好治理了。
看不出這些東西,依舊貪汙腐敗,不收拾你收拾誰?
那些以為國家不敢收拾我,我這樣的人太多了,你收拾掉就無法行政的官員,缺心眼。
現在不敢收拾,十年之後呢?二十年之後呢?到時候甚至倒查三十年。
二十年後你退休了,新一代上來了,整體上比你那一代廉潔多了。
不倒查,你沒問題,你躲過去了,一旦倒查,你往哪跑?出國?紅色通緝令瞭解一下。
紅色通緝令也有一些官員不明白,以為國內發個令,我躲出去就行。
太天真了,你躲到哪個國家?那個國家就有當地的勢力找你,說白了就是黑社會的人。
告訴你,你應該回去,主動點,不然的話,斷腿啊,晚上睡覺房子著火呀,你說多不好。
沒看到有的被通緝的人員家的房子玻璃被槍擊了麼?然後那人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