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菇的口感畢構最喜歡,至於說鮮,有很多蘑菇比它好。
明明是燉的菜,他盛的卻是裡面的乾貨,因為額外盛了湯。
其他的菜根據他的喜好與營養搭配來進行的,每天他必須看一下食譜,今天能吃什麼。
此刻他的心思沒放在吃上,邊吃邊走神。
李易吃的燉菜帶很多湯,熱著呢,他不急著吃,給畢構講那些官方串聯、倒買倒賣的故事。
聽著聽著,畢構快速地咀嚼雞塊嚥下去:“怎可如此勾結?犯律法否?”
“回頭你得提出來修改大唐律,再加進去一些內容。”
李易把話題引到修改唐律上,他剛才告訴畢構,他印了六十萬緡的福錢。
之後會以高價出售,有兩種方法。
一種為李家莊子自己偷摸賣,另一種賣給‘別人’,別人自己看著賣。
李家莊子偷賣,被抓到得補稅,還有罰款。
選擇後者,李家莊子摘出去了,別人需要畢構想辦法。
其實第二種方法,目前無解。
有人用一百錢的兌換券跟李家莊子換一百錢的福錢,再拿著福錢去買東西,別人願意多給東西,是賣貨人的問題。
就跟兌換券在大唐目前的一些地方別人想換,需要加錢一樣。
蜀地就值錢,出蜀不容易,帶銅錢一堆,大宗交易額外增加貨幣的運費。
畢構鬱悶啊!他倒是沒提稅的問題。
“小易過了年,你選個清閒的時候把要修改的律例列出來,最好堵住所有漏洞。”
畢構自己想不出來,想自己的手下也行。
李易已經修改了很多方面的律例,再改和增加一些,想來不難。
李易點下頭:“另外還有火車票的問題,往後火車增加,各地的負責人員必須加強監管,因為……”
李易嘗過燉菜,還燙,能多說兩句。
他介紹起黃牛,不是乘客的票,乃車皮的運輸艙位。
乘客在車上買票,先上車,後補票,有專門的售票員。
黃牛找不到方法,乘車的人相對少,誰沒事到外面去?車票那麼貴。
一種方法省錢,乘長買短,也不好用。
從長安坐火車到海州,買一張長安到藍田縣的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