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微微頷首:“三年可成?”
“只要有錢,明年即可。”李易跟開玩笑似的。
“哪來的兵調動?”李隆基瞪李易一眼。
“十六衛,十六衛人人識字,到地方直接當伍長,帶上一年半載的兵。
被之前十六衛帶出來兵也識字,並且接受了教育。
選拔其中好的人,送到別的地方當伍長,只要糧餉充足,他們便生不出反心。”
李易解釋,自己沒開玩笑,認真的。
咱們有人手,十六衛為什麼不能派出去?拱衛京師?
京師不用他們,他們去幹完活兒,回來給獎賞。
“嗯!”李隆基沒說行還是不行,他在考慮錢的問題。
錢是用來搞經濟建設,還是軍隊建設?放在經濟上,可以賺更多的錢。
“待科舉之後,凡沒中舉者,看其具體情況,如醫學題答上來,差在其他題,問其是否願意學醫。
能參加的考生看醫書沒問題,學習方面具體的再檢測,動手動腦能力要強。”
李易換個事情,他也沒考慮好要不要立即把軍隊的事情給解決了。
眼下軍隊沒問題,今年打勝仗地方的將士都拿到了賞賜,給很多東西和兌換券。
李成器端起酒杯:“學醫的人數量還缺多少?”
“現在的百倍亦不夠。”李易跟著端酒。
“學醫將來呢?”李成器又問。
“以後到其他醫者少的地方當醫生,由朝廷管,屬於官方,給俸祿。
誰看好的患者多,誰就可以增加俸祿,誰解決了某一種疑難雜症,誰就領大筆賞錢。
如此,有人會願意鑽研醫術,同時受人尊敬。
幹得好,同樣青史留名,不比官員差。
將來醫療體系需要官員,選拔他們,那時又變成官了。”
李易說完喝酒,吧嗒吧嗒嘴兒,吃東西。
李隆基二人瞭解了,跟戶部專門設立出來一部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