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月三十日,距離朔月僅剩下一天的時間,莊子上的人在忙碌著搭棚子。
天上下起了小雨,根據年歲大的人的經驗,以及欽天監的人觀察,這場雨要持續幾天,甚至有可能轉變為大雨。
等這場雨結束,洛陽將真正地進入冬天。
大朝會的舉辦不可以錯過,換到當初的含元殿,大家只能打雨傘。
官小的自己打,官大的有人在後面撐著,叫蓋。
李家莊子自然會給安排妥當,大廣場上搭斜的棚子,人在棚子下面,不怕被淋雨。
李隆基一眾人在看影像,螢幕上有二十二個人。
“當地小國眾多,不知道是哪一個,他們說的羅密奇國家可能有,也可能根本不存在,至於他們的姓……”
李易拿著教鞭在螢幕上講解,對方說來自羅密奇國,一共三艘船,其中一艘船傾覆了,關於國家的東西就一起進到大海里。
而對方的領頭人叫雜湊卡·提維迪,其他的人跟他一個姓,大家全是什麼提維迪。
“這個絕對不可能,看他們面板的顏色,黑呀,再黑點都能去更南邊了,提維迪應該是白面板,跟咱們西北地區的人差不多……”
李易接續說,告訴眾人提維迪是當地的貴族,起源於入侵者。
而即便是跟他們打仗的大食人,面板顏色也不是那麼黑。
李易從當地的戰爭講起,從各個地方蒐集到的資料,包括雅利安人、拜火教、已經滅亡的笈多王朝、當地的小國紛爭。
也就是說,對方不是大食人,是孟加拉那裡眾多小國中的一箇中的人。
同時他們在自己國家的社會地位低,領頭的人相對白一點點,很可能是相對有錢的吠舍這個等級的姓氏人。
跟隨他的人則是更低一個層次的人,屬於他的奴隸。
像大唐以前一些商人的地位,有點錢,卻隨時能夠被剝奪,手下有人。
眾人聽得很認真,這些個資料從其他夷商或別的王國過來的人有說一部分,卻遠遠比不上李易。
李易從歷史開始講,系統化,把當地的情況給貫穿聯絡。
“故此,這些人的線搭上後很可能會斷。”
李易最後總結,二十二個人在其自己的國家地位低,想發展長期貿易,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