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揉揉耳朵,不自覺地離開李易一段距離。
“東主,不會死人吧?”樊凡覺得有些人要完。
“死什麼人?凡是從藍田縣出來的人,都給吃食,有商人在,給商人一個條子,把他們帶到洛陽,可以獲得好處。”
李易看了眼從藍田縣出來聚集在一起吃飯喝湯的人。
那些人自己帶了主食和鹹菜,背了包,當發現湯裡有大塊肉之後,就不吃自己的主食了,使勁吃肉。
如此,他們的食物能省下來。
李易看了並不管,要不是攜帶的糧食少,他甚至可以多給糧食。
反正現在的大唐野外的動物多,羽林飛騎打獵的本事也大,吃吧,肉隨便。
樊凡見李易在那裡想事情,不打擾。
轉頭去找商人,與他們商量把百姓帶到洛陽的事情。
“那位是灞水東畔的李東主,你們把人帶到洛陽,有回報。”樊凡如是與商人們說。
商人們一聽是李東主,二話不說便答應下來。
等吃過飯,李易寫信,交給商人。
隊伍重新趕路的時候,商隊的速度放慢,與百姓同行。
湯裡撈出來的肉收好,晚上還能再吃一頓,明天就不能吃了,天熱,會壞掉。
李易沒進車中,在外面看著馬小跑著,抿了抿嘴,似說給趕車的羽林飛騎車伕,又似說給自己聽。
“鬥爭歸鬥爭,以傷害百姓為手段,太過下作。百姓離家,路上出了意外,那是一條條人命。
這個毛病不能慣,必須下狠手,讓其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不然以後誰都用此法搞事,那還了得?”
車伕裝著沒聽見,卻知道李易生氣了,只不曉得會怎麼應對。
“叫兄弟們再去打獵,挑大的殺,晚上我要製作肉鬆,肉鬆儲存時間長。”李易又道。
“打獵了,東主要製作肉鬆。”車伕這次聽到了,大喊。
“知道了。”前面的羽林飛騎立即前出,到前面去,然後進林子裡找獵物。
肉鬆他們知道,包括壓縮餅乾,他們隨身就攜帶了,卻沒給百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