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構在聽著,他發現這個少年一說起人生病的時候眼神和表情就變了。
那是一種自信、認真、謹慎的態度。
“小易,你看病很厲害?”畢構說著又舔了舔沒有牙的地方。
“我只能說我會盡力。”李易搖頭。
他想說,最難過的時候是別人能夠搶救過來的人,卻死在自己面前,而自己無能為力的那一刻。
不是所有的醫院都有頂級的裝置和牛逼的醫生,想轉院都來不及。
“比起太醫署呢?”畢構想有個對比。
“老畢,我相信,每一個真正的醫者的心都是一樣的。就如與敵人拼殺倒下的戰士,他們用生命的代價告訴別人,他們已經盡力了。”
李易不願意用自己的醫術去貶低其他的醫者,哪怕現在他在大唐算是最厲害的。
他的醫療裝置多,他有影片可以看,他有著未來更多的中醫理論知識支撐。
但這一切不是驕傲的理由,而是責任,既然有更好的技術,就應該傳播出去。
畢構:“……”
他發現李易的話聽著彆扭,是在為本事不行的人說話?
“油炸螞蚱的味道不錯。”畢構只好又誇一句螞蚱。
一同吃飯的羽林飛騎、莊戶,以及僱工,同樣吃著油炸螞蚱。
尤其是僱工,發現螞蚱嚼起來比小河蝦還好吃,煮著不如炸,就是需要有油,最好是素油。
“沒有油的話,幹炒了磨成粉,混合其他的糧食裡依舊能吃。”李易向畢構介紹蝗蟲吃法。
他知道歷史上,後面的時期,百姓餓急了,也開始使勁吃蝗蟲。
現在就是矯情,覺得老天爺會懲罰,同時別人不吃,另外蝗蟲製作不好的話,味道就差。
“缺油,百姓能使用用素油的少,即便你拿出來的榨豆油的方法,幹炒,想來需要加些調料。”
畢構想著怎麼吃螞蚱,他認為可以。
“官府可以收,或讓百姓以蝗蟲換豆油,再組織人手飼養家禽和豬,然後……”李易說著搖頭,覺得不行。
不是主意不好,是執行的人會出問題,家禽產蛋,負責人要去貪墨,數量不好統計。
明明利民之法,官方插手,一切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