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主放心,我等回去打聽。”吏部的小官回應。
李易點點頭,揹著手上車,回莊子,準備出行。
他不等考完了來接,他想快到地方,安排妥當,馬上回來。
行賄,無須非要等蝗災過來,那要等到春末夏初,加上整個夏秋。
考試有的科目快,如明經科,上來是貼經,就是填空,貼一堆小段,隨即口試。
考官帶到屋子裡問來問去,問十條大義的東西。
再答三道時務策,口試連續問,沒答好的,淘汰了就,後面的不用考。
考史科的費勁,歷史學得好是吧?問一百道大義提,時務測三道。
童子科,十歲以下的小娃娃考《論語》、《孝經》,隨便問十個,全答上來,直接給官。
如果是答上來七道題,給一個出身,比如同進士出身。
進士考無道時務策,加上一大段的經書內容,不一定問哪裡的,全透過了,甲等。
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科,算學靠《九章》、《海島》、《孫子》……
詩賦不一定哪一次都考,有時高興了給你加一個,或者是不高興了,加一個。
今年有,早提前說過。
考生們勤學苦練,非要寫出來好的詩。
李易回到莊子,要一起過去,然後留到夏天才回來的莊戶們收拾好行李。
去一百個人,雞一萬隻,鴨子三萬兩千只,莊子上還留了五分之一左右。
包含了張家村子、皇莊所養的雞鴨,大鵝不去。
這些雞鴨吃慣了肉,相信過去後會努力吃,莊戶喜歡放鴨子,鴨子聽話,雞總是亂跑。
想讓雞聽話,帶著食物,經常喂的過程中,雞一看到食物,只要要吃飯了,大群的跟著跑。
“易弟,這些夠嗎?”李成器準備帶著去找漕運船,看向那邊叫喚個不停的小豬問。
“杯水車薪,過去的主要目的是讓當地百姓知道好處,然後雞鴨在那裡下了蛋,就地人工孵化。
把孵化出來的小雞、小鴨賣給百姓,或者是採取合作模式。不能孵化的,製作成變蛋。”
李易搖搖頭,他不認為這點雞鴨能解決好幾個州府的蝗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