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最快的速度往回趕,跟窯上彙報。
興慶宮中。
三個宰相加一個工部尚書,說完了正事,在那裡閒聊。
一人面前一個小茶几,茶几上放著點心、乾果和茶水。
李隆基跑下來坐著,小口抿著茶水,看四個人在那鑑賞他帶回來的瓷器。
他拿了不少套,而且還有大的花瓶、小的筆架等等其他燒出來的瓷器。
碗和盤子,大小的各好多套。
正如他去的時候所說,一窯能燒出來許多,莊子上又不用。
“陛下,聽聞李易欲三緡錢賣一套瓷器的釉料,有人說賺得太狠。”姚崇打心裡面嫉妒。
“有人是誰?”李隆基問。
“如,武功縣的窯工們,有的在京城有鋪子。”張說幫著把人說出來。
“諸卿可知李易為何拿出來新釉?”李隆基一聽到武功縣,便有怒氣。
“不是為了賺錢麼。”張說覺得沒有別的原因了。
“今歲二月前,長安沒有活計的百姓揉泥而活,換錢換陶器,你等總該瞭解。”李隆基提起事情。
四個人互相看看,眼神交流,隨即又非常默契地閉眼。
李隆基繼續喝自己的茶水,他相信,四個人只要不傻,就明白了。
果然,不長時間,魏知古睜眼、出聲:“李易不打算把新釉賣給武功縣?”
“他究竟還有多少好東西、多少手段?”盧懷慎跟著說道。
張說搖頭:“果然吧,不能惹他生氣,多少人倒黴了,怎就有那不開眼的往上撞。”
姚崇端起碗開喝茶,一口熱茶下肚,他端著碗說道:“此子行事,難以揣度。陛下,他手上一定有更多的方子。”
“不若姚卿去要來?”李隆基輕飄飄一句。
“臣不敢,他不給臣,臣能怎麼辦?”姚崇說實話,李易就是不給,還能用刑?
“一人一套,拿回去吧,新的沒燒出來,外面目前沒有買的地方,拿回家多看看。”
李隆基不欲多說,一人給一套。
聽到四個人耳中則變成了:回去看著多想想,一大群百姓挨欺負,你們當作不知道,是沒辦法?還是不願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