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報賬,黃門們報市價,多出來的自己留下。
宋德這邊一群人圍著寫,不會寫字的有莊戶幫忙,莊戶寫出來的字不好看,有的還有錯別字。
唐朝的姓名起的跟李易那時的國人有差別,更像是南高麗那邊人的名字。
不,是南高麗一直用中國古代人的起名習慣齊名。
然後很多釀名齋,就把這個給說成多麼好,其實中國古代就這樣,只是現代人有那麼一段時間起名都沒文化。
比如盧懷慎、源乾曜、裴耀卿、李元紘,尤其是這個李元紘,聽著像不像南高麗的人?
可人家是正經的大唐人,還當過宰相。
包括什麼張嘉貞、孟溫禮等等,裡面的字很不好寫。
在東市賣東西的人一聽有東西送,紛紛湊上來,把自己家的地址說出來。
更有身份高的,直接扔個名刺,不,不是扔,是雙手送,宋德雙手接。
跟李易那時常規送名片一樣,必須是雙手對雙手,做買賣的隨便一扔的那種……算是比較隨意吧,不能說人家不知禮數。
小黃門趕回去,繞過了奉御,直接找到楊思勖。
“剛才我們去東市買東西,遇到了宋德宋管事,李家莊子拿出來新的顏色的瓷器,很漂亮,一人送我們兩套。
我們本不打算要,又一想涉及到李家莊子,總要拿回東西叫人知曉。”
小黃門一見到楊思勖便用最快的速度說出來。
“東西帶來了?”楊思勖聽到宋德宋管事就知道情況重大,沒批評小黃門繞開上邊的官直接過來的錯誤。
“帶著,接的車,莊子的四輪車穩,下面有粗的老竹子當減震板。”小黃門連這個都知道了。
李家莊子的車進行新的改造,彈簧的鐵要求太高,就用好多竹子拼湊起來一層層的當減震。
放到車軲轆的支撐軸上面,宮裡的也照著改呢。
“走。”楊思勖不廢話,叫上小黃門,趕車直接去找李隆基。
不長時間,李隆基手上拖著一隻碗在看。
“瓷是一般,釉好看,明天去莊子拿些回來,一窯要燒不少,易弟又用不上那許多,莊子裡有個陶的就夠用了。”
李隆基一點不客氣,準備去要。
莊子能燒瓷,多為試驗,燒完放著不用。
一律陶的,隨便摔。小孩子製作的手工瓷器坯子,倒是給燒出來。
誰做的誰自己擺著看,摔了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