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算學問題,魔方扔給他們,一個學生一個,朝廷出錢,給轉回來,六個面,算一算,怎麼回事。
這東西若是李易來算,他都跪。
他只是會六步還原法,有公式的,記下來就行,越練越熟練。
若是把三階魔方按照計算的方式一格格轉回去,那個變化規則計算量……
國子監的人就很懵,不止是算學的人。
其他的學科覺得自己應該比算學厲害,咱們來,咱不算,咱就給轉回去六個面。
“不玩了,鬧心。”王皇后把一個魔方扔到旁邊,腦袋疼。
其他的宮女太監如蒙大赦,收起自己手裡的魔方,他們為了配合皇后,都在努力。
李隆基就比較聰明,他根本不碰,他在批下面的上書。
一個六面都對好的魔方擺在桌子上,看著挺漂亮。
看到了下面州府提到的辦學的事情,官學現在難辦。
有本事的地方大族,教的東西和地方官學不一樣。
地方官學現在叫經學和醫學。
醫學自然是學醫,大唐很重視,所以李隆基才看重李易寫的醫書。
李易寫出來的醫書,由太醫署的人和現在的醫書進行對比,發現李易寫得更完善。
經學現在沿襲的是五經,加上孝經與論語。
李隆基自己都不知道,以後他為了對抗儒家,在地方官學又開了一個崇玄學。
崇玄學是道家,針對佛教與儒教,要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未來的那個時候他很努力,發現問題了,要改變。
可惜,受他從小到大的教育思維侷限性,崇玄學也救不了大唐。
然後就是安史之亂,到後面的皇帝,把《公羊傳》都拿出來教學了。
講究大一統、階級分類、意識形態。
同時號召士子不忘國仇,裡面有一句很經典: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
李隆基看不到未來,他現在愁的是,家族教孩子都是族利為先,國為後,有家才有國,家天下。
“怎麼這個改呢?地方家族有族學,不可輕舉妄動。”李隆基拿著筆,遲遲不落。
地方有的官學要求並族學於官學,意思是把族學給取締了,一起來官學。
地方有能人,明白,長此以往,國之不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