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如叔叔這般,可否為太子太師?”王皇后笑眯了眼。
她對李易滿意,可言利民之道、可說國邦之策、可語百工之規、可道為君之性。
至於詩詞歌賦,那都是無所謂的。
往後自己的兒子就應該讓叔叔來教,叔叔一點不死板,才不是那種被欺負的‘君子’呢。
“是啊,易弟大才。”李隆基由衷道。
他話音落,張家村子的人看到李易,同樣招呼一聲,一大群人跑過來,笑著打招呼。
“大家不要客氣,去忙吧,我們幾個隨意看看。”李易喊著搖手。
嘩啦一下子,村民又散開,只留下幾個人跟在旁邊,準備隨時幫著做事情。
李隆基看著,心下觸動。
這些人家起來快到一萬了吧?算上皇莊的,應是超過一萬。
有的縣才幾千人,縣令能作到此等程度嗎?
縣令敢不敢只帶著幾個人出來到百姓中間去?
出去了,是不是所有的百姓俱發自內心地迎接?
能不能讓治下的百姓每一個皆如莊子、聚居區、村子的人一樣過上好日子?
自己旁邊的易弟作到了,整個一片區域的人,以易弟為尊。
李隆基知道很多大家族有差不多的能力,但那裡依舊有人不服,只是無奈。
而換成易弟管的地方,無人心有不甘。
若有所需,萬民皆兵。
故此,這裡才是最安全的。
眼下的時間,張家村子確實很忙。
遊客多。
參與了滑冰比賽的人,在拿到了不同的獎品後,發現冰不能滑了。
但他們知道張家村子好,於是過年親戚串門,也帶過來,尤其是窮親戚。
他們都是有一些身家的人,窮親戚來了,在家裡有拘束感,帶出來。
冬天能吃到蔬菜,住的有暖和屋子。
還有的親戚也不窮的,那更好了,別在長安城裡悶著了。
這些人花錢圖個好心情,張家村子的人就給他們一個舒服。
同時村子的人加強警戒,怕有人以遊客身份過來,欲對李東主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