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送一次,年年送。
……
鄂州、沔州等州在忙來忙去。
黃河沿線,百姓們跟著忙,他們聽說金城公主從吐蕃回來,紛紛跑到岸邊迎接。
把採來的果子挑最好的送到岸邊,找有船的人準備,帶上長竿子,等船到來送到船上。
百姓們知道金城公主的事情,嫁到吐蕃,帶著人和東西,安撫吐蕃,算是給吐蕃好處了。
可惜吐蕃拿了好處還打大唐,金城公主在吐蕃定然受委屈。
想一下就知道了,把閨女嫁給別人,別人娶了自己的閨女,還要跟自己爭地爭水,閨女能有好日子過?
現在閨女,不,金城公主回孃家,聽說還把吐蕃的贊普給拐回來,吐蕃怎麼會放人?
還用問嗎?大唐厲害呀!孃家厲害,閨女就不受欺負。
大唐的閨女回來,得叫跟著的吐蕃人知道知道,咱們都向著金城公主。
於是金城公主的船隊便看到兩岸百姓敲鑼打鼓、載歌載舞。
另有船隻搖過來,船上的人挑竿子送東西。
新鮮的時令水果、烤好的雞、燉的大肥肉片子、煮的茶葉蛋、蒸的小羔羊、滷的、炒的、烤的、燴的、烹的、炸的、焯的、汆的……
各種手段做出來的不同的食物全往船上送。
還有把小寶寶挑在竿子上送來,叫金城公主親一親,再拿回去的,這個不是吃的。
金城公主陪嫁的人感受到大唐的繁華,與出來的時候不同。
從岸邊百姓身上穿的衣服便能瞧出來,麻的衣服不穿,一律是絹帛,有的甚至還有絲綢、綾羅。
最厲害的是孩子,所有的孩子分男女,衣服的樣式相同。
用望遠鏡看,會見到每一個地方的孩子衣服胸口有幾個字,某某某學堂、某某官學。
他們的感受就一個字,強!
尺帶珠丹及所帶的人,對此感受更加深刻。
原來大唐的人生活是這個樣子的哦,太有錢了。
“王妃,大唐的孩子穿一樣的衣服,以後不在學堂讀書,衣服豈不是白做了?”
有服侍尺帶珠丹的吐蕃人,一段時日與金城公主相處,膽子變大,問出心中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