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拿過來小螃蟹,冰鎮好的。
海邊送過來,一路走一路吹空氣,就用海水裝。
到地方活的,立即凍上,路上死了的,扔掉,堅決不吃。
每天都會運過來,按照營養攝入來衡量,純粹是浪費錢財。
然,大唐京兆府就不缺有錢的人。
像王維,他也沒當多大的官兒,他出身河東王氏,母親崔氏,姓崔,其實是清河崔氏。
就這麼一個官兒,他可以給他母親弄一個大的園林來生活。
當然,他弟弟比較厲害,叫王縉,門下侍郎、同平章事,但不是中書令,而是在門下省任職,也為宰輔。
區別在哪呢?換成李易那個時候,就相當於*****、******。
要是變成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則可以稱呼為:*****、*****、黨主書記。
如果是同中書門下平章,則享受高官待遇,有沒有實權得看有沒有其他的職務。
換個說法就是王維的弟弟是進入常委的一個副總理,權利當然不小,權力亦不小。
但跟王維為其母親弄個那麼大的園林無關,那是王維做的。
由此證明,大唐有錢人還是多。
活著的小螃蟹值錢,死了的不敢吃,除非是冬天送來,凍硬的死的也行。
夏天冰塊鎮,溫度不夠低,只是降低螃蟹的新陳代謝活動,相當於休眠。
“等今年火車通行,小螃蟹的價格要一落千丈,你知道海邊的情況,資源浪費與否,在於物流。”
李易穿上幾串兒小螃蟹放在油鍋中炸,跟永穆公主說話,聲音周圍的人全能聽到。
永穆公主幫孩子們拿東西:“海邊的小螃蟹最不值錢,當地人都不吃,沒有肉,主要是沒有炸的油。
渤海灣地區,退潮之後,石頭下面有很多小螃蟹,還有海腸。
這些東西當地人以前都不碰,只吃魚肉或大的螃蟹。
現在變了,主要是加工方面的技術和報紙的宣傳,另外最關鍵的是李郎你給出了很多技術,大唐百姓做飯的選擇多了。”
永穆公主聊家常一樣,她不需要使勁誇李易,李易還用誇嗎?
“是啊!不過官員更重要,尤其是小吏。”李易不謙虛,就是他推動的。
他反而擔憂有的小吏非要使勁撈好處,耽誤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