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明明應該去西邊的骨利幹部族繞一圈躲開後突厥,轉向東南。
他們帶了大量的馬匹和羊,沒有牛,牛對他們來說無用。
在此期間,姜崗透過自己的能力接過指揮權,天兵軍和部分橫野軍的人認可他。
包括現在的伏帝匐,他佩服姜崗。
姜崗把十多萬人指揮得井井有條,透過電報和斥候來回傳遞訊息。
“我懂,酒不熱,熱的是吃掉東西的熱,跟風一樣,風只是吹,熱的時候風熱,冷的時候風冷。”
伏帝匐居然明白,好聰明。
姜崗立即給一個大大的贊,兩個大拇指,牛逼,跟這樣的人說話省心。
“姜崗,你是怎麼把十多萬人輕鬆調動起來?我看不全是電報。”
伏帝匐身為一個部族的統領,能力在。
“對,電報只是讓我更方便,斥候傳遞是常態。我在李家莊子沙盤對戰,都是百萬兵在大範圍內移動。
另外還有百人的隊伍在小範圍內躲避、突襲、尋找戰機,儲存自己,消滅敵人,利用一切可利用的。”
姜崗再次認可伏帝匐,這你也看出來了?
他跟兄弟們在莊子沙盤對抗,像李易時候的戰略遊戲電子競技一樣。
一人面前一個大沙盤,互相看不到,另有一個大沙盤是一群裁判。
有人來回傳遞訊息,沙盤上有自己一方人在的時候,一個範圍給你標示出來。
等你的人被‘殲滅’,那裡的標示全部拿走。
百萬將士規模的運轉,互相去尋找敵人,設定埋伏。
有時一場輸贏是某一支百人隊正好突襲到敵方的大本營位置。
敵方大本營暴露,立即調動周圍的己方軍隊強攻。
這種沙盤打得是戰略指揮,還有小的,就百人隊,要生存,要完成任務。
每一次大沙盤大演練後,選出一些人,再晉級,到時候自己就是某支千人隊的指揮。
一次最大的沙盤對抗演練,有好幾千人參與。
沙盤演練是假的,思維模式培養卻是真的。
正常打仗的時候,率領幾萬兵,也看不到敵人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