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怎能不想吃?為國選材,陛下當吃;為民牟利,陛下應吃。”李易說出好處。
各湖泊的百姓撈螃蟹賣,舉辦學子宴,在於宣傳,宴會上不得講話嘛!
“如此,螃蟹陛下要吃。”李隆基滿意。
李易安排人手,準備賣螃蟹,按照大小、公母來賣。
價錢不能太高,保持百分之二百的利潤即可。
收購的時候百姓捕螃蟹,再僱傭人手給螃蟹綁稻草繩。
運回來賣的時候解開繩子稱,死的不賣,自己留著吃,運輸時間短,路上死了的能吃,賣給別人不行。
稱完重量,再給捆回去。
至於說連稻草繩子一起賣,李家莊子丟不起那人,李家莊子的聲譽比一點繩子佔分量的錢更重要。
“一旬前已有螃蟹可食,派人去抓些,晌午吃蒸的,下午估計開始忙碌。”
李易提議,洛陽河流湖泊多,螃蟹並不少,能吃。
如長安一般,大家抓螃蟹,架不住螃蟹少,人多。
糧食少的時候酒少,醋同樣少,姜蒜的價錢貴,不像蔥那麼好種。
尋常百姓人家,水煮,耗費柴火,想蒸找不到鍋。
李易小時候家裡辦個稍微大點的席面,二三十人的,得去鄰居家借盤子、碟子、碗、桌子、凳子等東西。
大唐的百姓不會比他小時候更富裕,直到他過來開始發力。
“都是些不好查的邊角賬。”畢構瞭解一些情況。
大的問題沒有,大唐有好幾撥人來回巡查,常平倉如果空掉三分之一,保證被查出來。
河南府的官員,都在零碎的地方撈好處。
他們知道情況,朝廷一撥人手、團兒裡一撥人手、陛下一撥人手、李家莊子一撥人手。
必須小心謹慎,避開危險的地方。
但還是被查出來了,無非是之前準備過來,不在長安那裡動手。
當然有一部分沒問題的官員,他們的好日子到了。
“臣等失察、失職。”畢構代表團兒裡的人承認,不涉及到認罪。
他們的巡查方式按照以前的傳統來操作,不像李家莊子的隊伍,不留死角。
李家莊子的莊戶自己都不敢動手腳,想一想便知道李易的手段如何。
就大唐官員能玩的東西,李易根本瞧不上眼,沒有技術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