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同吃飯的張說眼中流露出高興的神情,李易的一句話,從側面褒獎自己。
身為河南府尹,把地方治理得好,幾月不見,小易長得愈發俊秀了啊!
他看李隆基,表揚我不?
“嗯!可!”李隆基鼻音一個,吐字一個。
“皆賴陛下聖恩,官員用心、百姓集力,方成如此之況。”張說趕緊謙虛,功勞推出去。
看人家莊戶李貴恆,多會做人啊,自己必須學。
“三哥,如今長安人手緊缺,事務繁忙,待來年歸時,可增一宰輔。
工部侍郎李元紘,想是政務嫻熟,可調至河南府。”
李易要把張說給弄回去,鉗制團兒裡的人,他跟姚崇有愁。
如此一來,團兒的地方巡查會更縝密,配合高力士的人、朝廷的人,連續到地方。
另外報紙印刷的地方,他們有監察之責,歸李家莊子管。
多方權力,互相監督,誰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再議。”李隆基故意的,無視張說那滿眼的渴望與嚮往。
他需要張說表現,懟人吧,你們在日常生活中太和諧不行。
如李易時,哪個縣的、市的、省的一二把手和諧過?
他們敢和諧,就把他們一同和諧掉。
李易功勞權利大不大?宰輔們還要意思意思,偶爾找他的麻煩,甭管大小,找就對了。
張說看看其他同僚,深吸口氣,伸筷子夾鴨頭,對著鴨嘴較勁,表明態度,他不缺政治智慧。
張九齡嘴角帶一絲笑,他跟李易好,卻和其他人總因為李易吵。
他能當宰輔,除了能力,更因為他連著姚崇和盧懷慎一起懟,最後生氣地辭去官職。
選畢構當宰輔,畢構的交際圈子不一樣。
選宋璟當宰輔,宋璟和姚崇關係好。
選蘇頲當宰輔,蘇頲與張說交往密切。
李隆基這個時候手腕高著呢,可惜遇到他易弟,他沒辦法找人制衡,強得不講道理了。
他只好自己來籠絡,漸漸的,他又習慣,易弟無野心。
永穆公主在另外的位置跟後宮的人講李易釣魚的故事,魚鉤扔水裡就漂下去,扔一次漂一次,居然還能釣到很多魚。
“圓圓在河南府再開個聞恬蘭香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