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嗤~~’在火車鳴笛和排氣聲中,第一列火車入站。
大家趕緊下車,後面還一列呢,騰地方,別撞上。
河南府尹張說帶著一大群官員在洛陽車站等候,提前來的羽林飛騎和十六衛的人負責安保。
人群中,顯眼的位置還有小洛南村的村民和李家莊子在此的負責人。
小洛南村的村正馬金努力地伸長脖子看,他在找李易。
非山縣的臨時代理縣令一臉擔憂,怕自己做得不夠好,又像上任一樣被收拾。
他總結過上任的失敗之處,沒跟上主流節奏。
還以為如曾經一般,哪曉得救援速度要多快。
非山上的河決口,小洛南村百姓分三撥求援。
反應速度最快的自然是李家莊子山,距離小洛南村三十里。
人家平時時刻準備著應對災害、戰爭,東西打包好,放在最容易取出的地方。
訊息傳到後不到半柱香,大隊人馬已經在路上了。
緊跟著的是河南府尹,洛陽令都被繞過去。
府尹張說趕緊組織人手,早上出發,晚上抵達,即便如此,府尹還一臉難過地說來晚了,對不起鄉親。
自己所在的非山縣縣衙,縣令知道情況,還琢磨在哪裡,查冊子,看當地有多少人口和戶數。
然後召集人手商量,怎麼救、安排什麼人過去、看看庫房中還有多少東西、寫信給洛陽令。
兩天之後,非山縣的人手到達,小洛南村的人都安置得差不多了。
洛陽令低著頭站在府尹張說身邊,張說咬牙切齒。
於是縣令、主簿、縣丞、縣尉全部被拿下。
自己被換上來,始終配合李家莊子的莊戶李貴恆工作。
自己是從洛陽縣調上來的,原來當二縣丞,以為業務很熟練。
遇到李家莊子的人才發現,對方更嫻熟。
他們似乎有一套辦法,專門用來應對此類災害。
從救援到安撫、防疫、帶領百姓自救降低損失、安置、快速恢復生活生產,有套路。
現在人家的東主到達,長啥樣?
自己就想看長相,別的不用瞭解,早已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