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蘭莊子裡,小傢伙在請客吃飯,吃同樣的東西,農家一鍋出和大豐收。
連著小夥伴和大人一同請,嚐嚐新作物。
村子的收入高,有自己的牲口,倭國人賠的錢。
芹兒家裡兩頭大牲口,牛,一公一母。
公牛責任重,需要為其他鄰居家的母牛操勞。
養牛比養驢好,驢偶爾會發脾氣,牛溫順。
小孩子要騎牛,爬不上去,牛會自己趴下。
等牛老了幹不動活時,牽李家莊子去,拿到一筆能夠買小牛犢的錢,再自己養大。
也有人家要的驢、騾子,用來拉磨、拉車。
百姓們自己家養的豬、雞、鴨子、大鵝。
兔子沒養,照看不過來,鴨子和鵝一起找人輪換著放,晚上回來各回各家,再找蛋。
沒人監督,誰家的蛋就是誰自己說。
雞的骨粉要給足,不然雞會吃自己下的蛋,或別的雞下的蛋,叼蛋殼,補鈣。
吃飯的時候沒有外人參與,小傢伙今晚要住下,明天繼續帶領隊伍下地幹活。
大人挑菜吃,小孩子們撈出來脊骨,兩隻小手抓著啃。
啃不動,骨頭上還剩了肉,放到一邊,拿水泡上。
明天早上起來繼續燉,放點菜葉和豆腐,大人撈出來啃,把骨頭拆開,關節的位置都吃下去。
“吃菜,骨頭不值錢,豆角、土豆、玉米,外來的物種,買都買不到。”
小傢伙著急,夥伴兒們咋變傻了?
你們平時吃不到肉?你們總去李家莊子,哪次缺肉吃?
“啃骨頭好吃。”芹兒放下一塊骨頭,擦擦手,伸筷子夾飯豆,她愛吃豆粒。
“明天啃大骨頭,一早就啃,我說一聲。”小傢伙跟個大人似的,伸手。
郭子儀遞上對講機,他不吃飯,等小傢伙吃完休息,他再守在外面吃。
沒有人可以突破他帶領隊伍所佈置的防線,空降都行。
小傢伙接過對講機,開始猶豫,找誰說呢?
想了想,他撥號,另一邊李易的對講機響了。
“姐夫,他們愛吃骨頭,明天早上啃大骨頭。”小傢伙直接稱呼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