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餘暉下,三十匹馬奔跑在北去的路上,六個後突厥的人微微張著嘴,目露堅定之色。
他們每人五匹馬,馬上馱著馬自己的精料和人的食物。
他們需要先穿過一個小沙漠,正在治理當中的小沙漠,毛烏素沙漠。
眼下此地沙漠化還不算嚴重,打完了井,有綠洲,大家種樹。
等過了毛烏素沙漠,接下來是庫布齊沙漠,庫布齊沙漠大,在黃河南岸,幾字頭一橫的南邊。
走完這片沙漠,過黃河,是騰格裡沙漠,騰格裡沙漠更大。
到地方他們可以換乘駱駝,在沙子上比馬跑得快。
馬上有壓縮餅乾、肉鬆、大粒鹽、治療簡單疾病的藥丸、藥粉、麻雷、小竄天猴、瓶裝酒精、打火機、七八壺、水囊、狗腿刀、戰術軍刀……
報紙他們一人帶一份,同時攜帶畢構寫的宰相書,勸降用的。
李易單獨寫一封信,告訴後突厥的人,他擔保,投降後一人不殺。
還給安排好的地方,原來的大汗依舊是大汗。
六個突厥人需要穿過片片沙漠,成功找到自己的族人。
其實挺好找,電報發出去了,盯著他們族人的軍隊會幫他們指路。
找到了大唐軍隊就是找到了家,還能給補給,實在不行給他們送回去也沒問題。
他們行走的路邊有村落的地方,百姓在搓繩子,用稻草、麥稈搓繩子,稻草搓起來最方便。
等冬天的時候給小樹苗纏上,用來保溫。
毛烏素沙漠小,趁著沒變成大片的時候,趕緊扼殺在搖籃裡。
庫布齊沙漠李易同樣想辦法,他自己想不出來,那不是有國家治理沙漠的經驗嘛!
一些沙漠給治理得當地人要求留出來一塊,別全弄掉,指望遊客過來看沙漠旅遊呢。
六個突厥人腦海中不存在李易治沙的問題,他們只知道李易在戰略上佈局厲害。
把自己的部族趕到更西北去了,據說他要在自己部族原來的地方種什麼土豆。
難道自己的部族耽誤他種土豆,他才動的手?
得趕緊回去告訴族人,冬天怎麼少凍死人和牲畜,李易在這方面的能力還是值得信任的。
寫在報紙上給大唐百姓看,不會是假的。
面對當下的戰局形勢,六個人挺茫然。
他們在長安生活,別人不打他們,知道他們是後突厥的人,做買賣的依舊同等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