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睡覺,晚上再吃一頓飯,再睡。
翌日天亮,吃過早飯的五千西南蠻在李家莊子人的帶領下,朝著東北方向出發。
他們會先到奚族,給奚族一些東西,再繼續往東北走。
他們的目的地是渤海國,會到大唐的三個都督府,也就是一個都護府。
給那裡的將士送東西,再去渤海國換東西。
一路上山多,最適合西南蠻行軍。
從此地走,直線距離兩千七百餘里,真正走的路,要加一倍。
五千西南蠻有三千背弓,兩千帶盾,人手一把狗腿刀,殺人和清理路上的樹木雜草非常好用。
狗腿刀在李易那時叫廓爾喀刀,當地的勇士使用這個刀,配合著日已落帝國東征西討。
只要遇到強敵,需要肉搏的時候,他們就衝在第一線,無可擋之敵。
狗腿刀因這些勇士而聞名於世,一提起廓爾喀,莫不叫人恐懼。
但是……白刃戰從未一敗的廓爾喀刀,敗在了三稜刺之下。
並非三稜刺比狗腿刀更厲害,白刃戰的武器沒有什麼厲害與否。
未嘗一敗的廓爾喀遇到的是李易那時的國家軍隊,雙方以命搏命,刀刀見血,最終廓爾喀勇士敗了,幹不下去了,膽寒了。
伴隨著廓爾喀勇士被殺怕,三稜刺名揚天下。
三稜刺不是最好的軍刀,但要看握在誰的手裡。步槍和小米,也可以成為牛逼的武器和後勤補給。
現在的西南蠻就不是最好的那個,羽林飛騎才是。
知道差距的西南蠻很努力,不就是五千多里路麼,到地方,跟別人換完東西,順便在叢林中狩獵。
之後再轉回海邊,有船接應,乘船到海州,坐火車把東西帶到洛陽,西南蠻繼續坐火車回灞水李家莊子南邊的家。
一去一回,冬天,能夠帶回很多榛子、蘑菇、松子、人參、鹿茸、貂皮、柞蠶繭……
他們多帶一套衣服和軍靴,等到渤海國的時候換上。
說是貿易,實則叫渤海國看看李家莊子隨便抽一支軍隊過來有多強,莫搞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