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時未到,李隆基等人還在後面,群臣都小聲跟身邊的人說話。
他們發現李易來了,在琢磨屬於哪種情況?要明面上以臣子身份參與朝政?
那不是傻麼?換成自己,自己能夠像李易一樣,才不上朝呢。
他們看著,非常謹慎,暗自告訴自己別瞎出聲。
“一會兒我用講話不?不,是發言不?”李易又問畢構。
“宰輔的事情,與你無關,你正一品當半天,過過癮就行了。”
畢構挺無奈的,你站在這裡,是玩指鹿為馬?
陛下實在是太慣著你了,把含元殿當成遊樂場?
“那老畢你可別忘了詞兒,今天晚上有煙花表演,昨天沒安排好,主要是尺帶珠丹想出來溜達,大家也累了。”
李易關心地對畢構說,年歲大了。
“老夫無須背什麼詞,本職工作。”畢構傲氣,這還用提前背?
“主要是稱讚什麼的吧?三哥得先說一套話,欽天監得先出聲吧?然後是宗政寺?”
李易繼續聊,別人都說話呢。
“你不知道?”畢構詫異地看李易。
“沒看啊!”李易理直氣壯地說,他確實沒去查資料。
資料中從來就沒有這個尺帶珠丹到大唐的禮儀,天曉得按照哪一套走。
“先是欽天監說,然後木老丈,是太上皇說話,接著陛下說,等人來了,陛下說,豆盧貴妃與金城公主說,宗政寺卿說,我說。
中間有很多禮儀,包括相互送東西,封賞,尺帶珠丹來一次,得給官兒、爵。
到時候每個月都得給尺帶珠丹相應的錢財和東西,等他們回去後,運輸費勁,直接從黃河那裡出。”
畢構說一下大概的流程,最後一句關鍵。
“那是我賺的錢,憑什麼幫朝廷出?我那邊出,你這邊給我?”
李易別的隨便一聽,要錢得說道說道。
“你又不缺這點錢,你跟他們合作,賺的錢本就要分他們。”
畢構微微搖頭,不給,你奈我何?
“怎麼是我合作?只是我運作,還有將士們的好處。老畢,你欲剋扣將士們的錢?”
李易乾脆扣帽子,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