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宰輔同時給李隆基寫奏章,每個人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告訴李隆基不給蘇祿錢,向河西節度使送武器和其他補給。
李易做的決定,他們幫著走官方行文。
“小易,下次你寫唄!”畢構寫完,看看自己的菜,心情不錯,都是冷盤,不怕涼。
“我虛職,不適合寫。”李易拒絕,不能寫,寫了以後搶別人的實權。
“天策上將是虛職?”李成器沒忍住,這個可不虛呀!
自己的曾祖父太宗就這個官兒,隨便任命官員。
“出海的時候用,回來不能延續,下次出海的時候再說。”
李易一副你真以為我想當這個天策上將的樣子看李成器。
“聞恬,記得幫我寫一個辭官的文書,給陛下,把大唐海外安撫使和天策上將都辭了,不要。”
李易想起來自己回來時就有的打算,不要,必須扔了。
否則會被有心人利用,說自己就是另一個李世民,要當大唐皇帝。
再煽動煽動百姓,百姓們有一部分支援,事情可麻煩嘍!
“好啊!”永穆公主笑著答應。
“小易你自己不會寫?以前你沒少寫東西。”畢構見此,揶揄道。
“沒寫,俱是抄別人。”李易根本不在乎,我就能抄,你奈我何?
說完他看張九齡,怪不好意思的,把人家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給抄了。
隨即李易又釋然,無所謂,張九齡願意寫的話,相信他還能寫出來好的詩。
自己如果不抄,自己寫,得多累呀!
倒不是不能寫,但有那功夫用在提高大唐社會整體層次上多好?
“切記,不得抄老夫的。”畢構警告一句。
‘哈哈哈’‘呵呵呵’周圍人頓時響起笑聲。
文人中流傳,別讓李易抄你的,抄著抄著你就沒了。
“兄長,我帶回來許多仙人掌種子,十多種,在氣候炎熱的地方,能長很大。
咱們京兆府種植,初代在大棚裡種,能長大,往後的代,再想長很大就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