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腿進去一條‘繩子’,到心的所在‘吹’個球,這個球把河道撐開,再取出來。
河道窄倒是能挖,人的身體裡面,怎麼弄的?
‘咔吧咔吧’李隆基不出聲,他在吃爆米花,高粱米用裝置熱膨化,製做出來米花棒。
他吃的是空心棒子,還有實心的棒子。
他就想吃點東西,再喝茶水。
李旦半躺著吸氧,今天明明晴天,氣壓穩定,他覺得不舒服。
懷上孩子的豆盧貴妃跟王皇后等人在不遠處小聲聊天,以緩解壓力。
她們面前擺著米花棒一樣的東西,由稻糠、麥麩子製做而成。
這才是米花棒機的正確用途,裝置生產出來的目的是製做飼料顆粒。
膨化顆粒飼料好處多多,李家莊子製做出來裝置後在大量生產,先喂自己的牲畜。
“這些東西瞧著人能吃。”武婕妤抓起來一把聞聞,挺香呢。
“稻糠尋常人吃不得,麥麩子此刻大唐有的地方百姓正在吃,吃多了上廁所難受,不知製做出來的米花棒能不能行?”
豆盧貴妃曾經躲到民間過,武則天的時候,吃過不少苦。
“比直接吃麩子強,稻糠也有吃的,若是不好,何必專門製作。”
永穆公主拿著一個吃,少吃點沒事兒。
她整天跟李易在一起,啥都學。
她給小蘭一個,繼續說:“不同的牲畜喂不同的顆粒飼料,水稻、高粱、小麥的稈子,平時牛羊不怎麼愛吃。
新增其他的東西,一起製做成顆粒飼料,牛羊吃了後不但不會掉分量,還能增重。
又節省飼料,成本在於飼料加工機的成本與人工成本,技術轉化成生產力的具體展現。”
“時間過得太慢。”柳婕妤看看旁邊的鐘,感覺說了很多的話,怎麼才過去六分鐘?
“機器給百姓能用上否?如何收錢?”豆盧貴妃趕緊繼續說話,別去想時間。
“應是百姓交上來東西,用機器給加工成顆粒飼料,留下一部分東西算加工費。
只有百姓覺得吃顆粒飼料比直接喂東西好,才願意付出成本。
或者把機器搬到地裡,百姓就近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