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實際不是如此來算,每一次銷售有加價。
最後的終端銷售一百緡,中間和前面收不到一百緡為總量的稅。
“我們會調整商品,增加人手,看看哪裡需要建倉庫。”王維保證,當官要好好當。
“人呢?”長孫昕知道火車可以裝人。
“人要看夷商停船多少,夷商買票的價格貴,是咱大唐人五倍。”
李易原來沒想過夷商,只盤算有人帶些貨物去賣,或者走親戚,旅遊的絕對屬於大戶人家。
再一思量,夷商想看看長安不?願意逛逛洛陽不?
夷商有錢,消費啥的帶動地方經濟呀!
“夷商收高價票不好吧?怎麼說咱大唐也是泱泱大國。”
王維怕外來的人說大唐非禮儀之邦,一視同仁還行。
“摩詰與我想到一起去了,故此我專門安排車廂,裡面的墊子用絲綢,免費的飯菜和飲料。
咱們把最好的服務給夷商,咱自己人就坐普通的椅子,夷商多花五倍的錢,享受到的是十倍的服務哇!”
李易順著王維的話說,看,怎麼講李易。
長孫昕使勁眨眼睛,記,又學到一種騙人的,不,行禮儀的本領。
果然啊,跟著李易混,感覺充實。
如果早兩年自己不針對李易對抗,現在的家業該有多大?
關鍵每次想坑李易,都是自己吃虧。
孟浩然用那樣的目光看李易:“咱大唐有剛柔坐鎮,穩!”
騙外人他沒有心理負擔,夷商買賣一船貨,賺多少錢?
“故,怎樣吸引夷商到藍田縣,屬藍田縣官員的任務。
要有特色,別人有的咱更好,別人沒有的咱有。
好比藍田有玉石,玉吧,你們會造假不?會把有瑕疵的玉給說成好玉不?”
李易看一圈,眾人搖頭,怎麼弄?沒學過。
“呃~~我有一些辦法,需要用其他的材料,有的想做舊,得耗費時日。
比如說用兩個月時間,採取手段,做出來一個看上去像一千年前的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