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吃飯安靜,不打鬧、不說話。
女孩子湊在一起吃,一個個顯得很文靜。
她們所學課程與男孩子一樣,對學習進度的要求,更側重算學。
將來她們嫁人,能夠幫助夫君管好家裡的事情。
有學問的女子和沒學問的待遇不同,大唐不認為女子應該無才。
娶個有學問的媳婦兒或兒媳婦兒,家中有事情可以商量。
等生了孩子,孩子接受教育更早。
即便孩子上學堂,下學後說有知識點不會,母親也能教,說哪裡是什麼樣子。
而不是夫妻全不會,當父親的打,邊打邊說:你上學學什麼了?
女孩子們懂事,珍惜上學的機會,努力學習拿‘獎學金’,就不用因為家裡少她一個勞動力叫她停下學業幹活。
在學堂中午吃好一點、吃飽一點,晚上回家不吃肉,少吃飯,明天早上到學堂還有早餐。
男孩子各有心思,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孩子,生活的壓力提早落到他們身上。
李易吃飯時觀察一番,露出笑容。
這些孩子是大唐的未來,在大唐內部互相競爭,在大唐外面碾壓他國。
一個社會教育體制帶來的福利,別的國家想追趕,累死你們。
“明年開始,增加應用學科教學內容,書我已經編好,需要等待時機。”
李易與教喻言說,教喻不錯,他打算給教喻提上去。
“哪……嗯!”教喻想要問,又忍住。
“等火車通車運營和大唐新種子更多,有的種子需要好幾年才能覆蓋大唐。
有的種子時間短,比如地瓜,扦插技術解決。
先給各地的大戶們,叫他們推廣,他們先種,再按照一個計算好的價格與百姓換。”
李易先說種子,地方官府推廣費勁,有的甚至直接給關係好的大戶。
既然如此,直接給大戶,大戶先種,畝產收入多,其他種地的人見到,願意跟著種。
教喻激動一下,李易跟自己說,轉而他發愁:“地方大戶如不聽,還須衙門盯好,衙門與大戶之間……唉!”
“分批,先種地瓜,告訴大戶,不推廣後面其他的好種子不給,好種子能拿多少,看推廣的效果。”
李易早有安排,以利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