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儀甫先看父母,見二人未反對,高興地拿起牙籤扎和轉,剛要往嘴裡放,突然頓住,走到母親身邊:“娘,你嚐嚐。”
“好。”韓襄客張嘴吃掉。
報紙上有寫,孩子孝敬的時候不應拒絕,除非情況特殊,比如孩子確實更需要營養,家裡沒有多餘的。
孟儀甫高興地回去,又紮了喂其他人,喂一圈,自己才安心吃。
他的身高正好站在那裡一下一個,比大人輕鬆。
就是有點辣,吃一個後得緩一緩。
宮女取來涼果汁,放在旁邊。
“剛柔此番過來,沒有大事?”孟浩然專門問一下,李易豈能隨意出行?
“種地,看看砂石地怎麼管理,若成功,可向外推廣。
有的地方種瓜和姜,都種這兩樣,糧食需要外購。
咱大唐眼下還未達到放棄本地糧食作物種植,只發展經濟作物的程度。”
李易說情況,大唐始終鼓勵百姓種樹。
長安所在的關中,以及更西北地區,比他那時某一段時期植被強多了。
後來唐滅,更多的地方被非農耕民族佔據,他們也不種樹,本來荒漠化就開始嚴重。
等到了小冰河時期,這邊更完。
之後一提起西北,首先想到荒漠、養山羊刨草根、水蒸發量超過降水量、地下水水位下降、種地連種子都收不回來……
當時許多人研究,說荒漠化無法透過人力改變。
後來李易看到了實際情況,荒漠在自己的國家力量面前,可以變好,只要別有人人為搞破壞。
到藍田縣,他要沉下心看看,究竟種什麼合適。
他有著成套的理論和資料,需要一個試驗場,希望藍田縣的砂石地表現得各不相同。
至於養山羊,他比較反對,山羊是好養活,但確實傷害植物厲害。
除非找到產奶量高的山羊,進行圈養。
“種個地有這麼麻煩?”孟浩然還是不信,他又親自種地,藍田縣能種地的地方都不錯。
“有機會帶你們去隴右道看看,不,京畿道北面的關內道,瞅瞅風沙黃土之地的人種什麼就清楚了。”
李易不生氣,除了張九齡等少數的人,目前有幾個廣州都督府的人知道北方冬天的嚴寒?
同樣,北方的又不曉得南方的溼冷,只有全去過的人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