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等人剛溜達回院子外面,高力士便回來了,帶著‘證書’。
“李東主,咱家給你拿來了。”高力士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
“多謝高將軍。”李易沒行賄,周圍一圈人呢,行賄當著別人的面給錢?
高力士無所謂,他想要東西,派個人到李家莊子直接拿。
一般都是護膚品、香水、吃的,鏡子他都不要,不過暖瓶他要。
“看,這就從二品的武散官了,知道是啥地位不?”李易拿著證書向永穆公主炫耀。
“好厲害!是什麼?”永穆公主配合,說完她就撲到李易懷裡笑。
“嚴肅一點,要嚴肅,莊重,朝廷給的官啊。”李易強調儀式感。
於是很多人都笑起來,嚴肅不了。
“人要讀書,考科舉,然後出人頭地。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李易改了一個字,人家原文是六經,他給改成了五經。
六經和五經差不少呢,書就好幾個不一樣的。
對於李易無所謂,不管是六經還是五經,或者是明朝的八股,他都能答,很輕鬆。
“好,好一個勸學詩!”李隆基先讚賞,按照近體詩來說,這狗屁的詩啊。
但人家是勸學,用最淺顯的話來帶動最澎湃的心。
李隆基一聽內容,便知道是勸學。
當官很現實,什麼為人民服務,大唐沒有,都是要獲得一些物質上的收穫,同時又要獲得精神上的收穫。
為什麼那麼多人要當宰相?就是可以記載在史書中。
求當下,亦謀後世。
大唐人就信這個,給後代留下一些東西。
像杜甫,曾經給官,嫌小,然後上書,跟李隆基說他想像先輩一樣。
所謂的像先輩,其實是要先輩一樣的官職。
有種傲骨,官小了不幹,不去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