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物價有改經濟性(第一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物價有改經濟性(第一更) (1 / 3)

孟浩然和王維跟在後面,懵懂地聽著,二人別看家中有地,實則不會種地。

孟浩然知道農事重要,卻不知道哪一樣作物如何種。

眼下聽李易為村民講解耕種的具體知識,心累。

似乎任何事情對於李易來說都是精通的,包括女人生不生孩子的問題。

村民沒有別的想法,習慣了。

一戶人家的帳篷,一群人在聽,聽完了告訴給其他人。

“韭菜若不想它更辣,再多遮兩層絹帛,韭菜變黃,少了葉綠素的合成,辛辣就小了。”

李易來到大棚的韭菜地中,看一看韭菜,由於光合作用少的緣故,韭菜綠得不那麼深。

繼續遮擋,那麼就更黃。

“東主,現在還來得及嗎?我家今年沒種韭黃。”

村民著急,李易一說哪個東西好,他就相信哪個賺錢。

“試一下,你家又不差那點絹帛。”李易知道村民有錢。

“成!”村民答應。

“絹帛如今多少錢?”王維問孟浩然,王維家中有錢,根本不理會貨幣的價值。

孟浩然想一想:“五百錢?”

“一百三十錢,長安兌換。”李易回頭,給出確切的價格。

一匹絹帛拿到李家莊子,就可以得到一百三十錢,不在是曾經的五百五十錢。

於是織尋常絹帛的人少了,外面的都是用來交庸和調。

朝廷還是以原來的數量收,算是朝廷吃虧,百姓得利。

有的百姓還以為朝廷傻,不知道里面的問題。

朝廷就是補貼百姓,因為有錢了,財政那麼多,何必欺負百姓。

“之後絹帛的價錢會掉到八十到一百錢,再低低不下去,其本身的應用價值在那裡放著。”

李易為絹帛的價格劃出一個浮動區間,低於八十錢,大家都做衣服了。

放時間長的、質量不好的、糟了的絹帛價格會低,百姓拿來看看能不能製作小的衣服。

實在不行的話,做鞋、做靴子,一層一層的,用漿糊給粘在一起。

再不好的,連鞋都做不了,造紙,賣給造紙作坊,這可是好材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