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穆公主挑著貝肉吃,吃幾個停下來,看周圍的島民開心的樣子,歪頭問李易。
“李郎,直接給他們錢,告訴他們用這個錢買咱們的東西?”
“不,那屬於自欺欺人,他們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才可拿到咱們的錢。”李易擺一下手。
“是用錢買他們的貝殼?然後他們就習慣使用咱們的錢,跟長安百姓習慣用兌換券一樣?”
永穆公主認為可以採取同樣的模式。
李易還是擺手:“讓他們種地,種蔬菜,他們眼下只種稻子,其他穀物少,菜都是挖野菜,然後吃海里的東西。
咱們劃出來一片地,給他們錢,僱傭他們幹活。
小豆、黃豆、白菜、菠菜,等等,咱們的人過來好吃。
越是在海上,越需要新鮮的蔬菜,再教他們怎麼做豆製品。”
李易早有打算,把周圍有人的島子,變成蔬菜種植基地。
緊跟著他補充:“到那時,有海員願意跟他們那啥的話,我不阻止,有了孩子,慢慢教大唐的文字和語言。”
李易想得開,人家母系氏族社會,不需要男的幫忙養孩子。
等人口增加,交流變多,直接把地方划進大唐領土。
隨著物質豐富,人的勞動力差別體現出來,階級化嚴重。
慢慢的,當地變成封建社會模式。
不用太久,有著軍事、經濟、文化、技術優勢的大唐,便是所有人的嚮往。
這些地方的人還以部落群居模式生活,哪裡有什麼愛國主義思想。
只要別人足夠強,而且保證自身可以得到利益,他們就願意依附。
別說大唐的時代,李易想到了另一個時空。
還不是一樣?誰強就聽誰的,甚至拖家帶口往那裡跑。
小國,看著主權歸自己,實際上得聽別人的。
永穆公主夾一個貝肉,餵給李易:“到時候島子人太多,住不下了怎麼辦?”
“早著呢,想要人口翻幾十上百倍,很多年,暫時不操心。”李易不去想太過遙遠的問題。
他要在短時間內叫大唐國力是以前的許多倍,其他的就好辦了。
永穆公主想了想,說道:“天下太大了,我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