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痛風不僅僅是飲食問題,還有遺傳和基因突變。
“李郎,後天就是正月十五,咱們吃湯圓嗎?”
永穆公主吃著大蝦,咬一口蘸一下三合油。
“有糯米,包一點,別包多了,吃多了胃不舒服。”遊艇上有糯米,李易想著包餃子。
他吃湯圓、粽子,吃多了胃難受,不是撐的那種。
油炸的糯米糕,吃兩口行,再多了受不住。
他挺佩服能吃的那些人,粽子一口氣能吃十多個,湯圓更是一個接一個,還很愛吃呢。
……
“最近沒有什麼事兒了吧?”政事堂中,宋璟吃午飯,李易那邊吃完了,大唐長安才吃,有時差。
李家莊子送來的盒飯,早上就自己選菜,到晌午,李家莊子給裝好,很快就送到地方。
搪瓷的餐盤,三葷三素,還有湯和小菜。
主食也是自己選,有人愛吃米飯,有人想吃饅頭,還有的要麵條。
畢構選了蛋炒飯,要多放蔥花的。
聽宋璟問,他嚥下嘴裡的食物:“糯米價格漲了,百分之二十,城南糧店沒壓制,在允許範圍內。”
畢構考慮京兆府的物價,快正月十五,大家想吃糯米的湯圓,一買,糯米價格上漲。
百分之三十以下的漲幅,還有冬天蔬菜百分之一千的範圍內,李家莊子不出手。
但主糧不能漲幅超過百分之十,還有鹽。
糯米貴了,可以不吃,黃瓜價錢高,吃酸菜和乾菜,豬肉不便宜,不是還有雞肉和雞蛋嘛!
涉及到小米、高粱、稻子、麥子,加上必須吃的鹽,這個價格幅度會嚴格控制。
京兆府的糧商要是敢聯合起來提價,李家莊子就按照戶籍低價銷售。
你漲到一斗一百錢,李家莊子便會一斗五錢給百姓單獨提供,而且長期提供。
李家莊子寧肯自己賠錢,也得讓糧商知道啥叫規矩。
京兆府所有做買賣的人都懂,說多少幅度就是多少,別挑釁。
“黃河源頭已經好幾天沒有訊息了。”宋璟要說的與物價無關。
他惦記黃河那裡,怕出事兒。
李易不在,他希望所有的事情都按照原來的狀態進行。
“想來年過得很好,開春了,待黃河融化,往來更加便利。鴿子都說了,不缺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