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務策要考十道,裡面會問大唐周圍形勢,可能單獨問吐蕃,也可能說突厥,甚至有白衣大食和突騎施,西南蠻不排除。”
城南若鄉客棧一樓,喝酒吃飯的地方,晚上的時候,一學子拿起前幾日的報紙,讀起關於科舉的內容。
他剛匆匆趕到長安,路上生病被耽擱。
一同到來的還有他同州府的三個人,四個人被選中。
三個同伴在他生病的時候照顧他,不敢扔下他。
手上有‘准考證’,證明自己四人是考生。
准考證就是自己的身份證明,加上州府給的舉薦書。
如孟浩然縣裡考第一,縣裡給他個舉薦的證明,他拿去州府,考好了,州府允許他考科舉。
“何人所寫?不見絲毫文采。”旁邊學子的同窗皺眉頭。
報紙上寫的東西能不能文一點?太白了,感覺丟人。
“文一點你就知道突厥怎麼對付?”旁邊一桌吃飯的人抬頭看四個學子。
四個人在此人剛才進來時已注意到,來的人四十多歲,身上穿的衣服細麻所織。
從細麻的縫隙中可見稻草的細小的稈子,說明裡面為保暖,填充的稻草。
這人進來吃盒飯,一錢隨便吃的盒飯。
白天城南賣盒飯的到晚上有剩下的東西,會送到城南李家莊子各處客棧。
誰想吃,花一錢,能吃多少吃多少。
然後一些幹力氣活的,又想喝幾口酒的人就跑來吃飯。
酒自然在客棧買,價錢與別人一樣,就是菜便宜。
想吃主食,另算,盒飯的主食可不免費給。
有的讀書人很顯然瞧不起這些幹苦力的,要不是初來長安,剛才說話的學子估計要教訓幾句。
“如何不知?我大唐連連用兵,只吐蕃一地,雖佔地頗廣,卻耗財無算。
此際,應以和為先,緩朝廷錢財之急。
若非這般,多處用兵,兵從何來?凡能戰之兵,俱囤在蕃,大唐北方几成無守之地。”
考生說完露出一絲嘲諷之意,看幹苦力的人,似乎在問:你聽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