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解這個依靠家族人多當上縣令的還不曉得自己被坑了。
他一面派人走驛站送信,一面叫人回駛遠縣告訴族裡無事,盯著駛遠縣的人。
看誰敢舉報,拿小本本記下來,等自己這邊立了功勞,全收拾。
轉過頭,他帶上原來衙門中的人繼續去敲詐勒索夷商。
眼下他膽子比較小,努力驗貨,零散著敲詐,通常是價值幾百錢的東西。
其他人就更少了,抓一把胡椒粒揣兜裡,覺得賺了。
夷商運貨以船為單位,不在乎一點東西,見人偷拿,除了心中不高興外,並未有其他表示。
晏解等人檢查貨物的時候比較認真,儘量公正。
價錢不用談,大唐的商人只要把貨拿過來,必須統一定價。
按照規格和品相不同分類,換取對方不同分類的東西,然後交稅。
對方用十個玳瑁換一斤杭絲,雙方進行交換。
交換完,夷商需要額外付出價值三兩二錢杭絲的玳瑁,大唐商人上交一個玳瑁。
如果夷商送來糧食、藥材、大唐沒有的作物,不收稅,還能抵一部分稅。
作物甚至獲得高額的獎勵,沒有作物,活的大唐沒見過的動物也行。
晏解所放心的駛遠縣裡面,李豐把很多案子都給翻了。
按照大赦天下來操作,即使真犯了點什麼事情,不嚴重的話,依舊放出來。
其他人有的負責監管修路,有的帶百姓進山找藥材。
百姓懂得藥材少,只有簡單的十幾種,有個頭疼腦熱什麼的會給自己用一用。
比如說蒲公英的根子,百姓知道能去火,煮水喝。
莊戶帶著圖冊來的,教百姓認藥材,包括昆蟲類的。
再教簡單的炮製方法,湊一批,衙門收,價錢給得還不低。
不存在中間商,李家莊子的人收,直接運回去。
去掉運費,還是比商人送去的便宜? 百姓拿到的也多。
再教百姓用當地有的草藥製作簡單的藥,比如蛇藥。
當然? 現在被咬,不用百姓自己處理,趕緊找衙門,衙門裡有血清。
百姓們學得認真? 賺錢和救命的東西,以前沒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