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各朝代更迭,多數都是從東北出事兒的。
唐朝的安史之亂,就是東北。
然後宋朝的遼國,就是契丹人建立的國家,給大宋一頓打,之後變成了金國,女真人。
過了一些年,又是被蒙古給滅了。
然後元朝出現,後被朱元璋給滅了。
明朝來了,明朝又被東北的滿族給削了,變成了清朝。
故此倭國覺得得東北者得天下,就對山東和東北動手。
李易怎麼可能放棄東北?他必須要拿到手裡才安心。
餘江哪裡知道李易的志在必得,他露出一絲猶豫“李東主,渤海那裡不方便吧?”
“又沒有讓契丹去打,換啊,李家莊子就跟他們換,契丹和奚族跑遠點去換,賺個差價。”
李易出主意,東北太遠了,尤其是渤海,渤海指國家的名字,只是大唐不願意承認。
現在的東北跟他那時不一樣,他那時已經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卻依舊掌握著全國百分之八十多的柞>>
蠶供應和百分之七十的東北大松子與百分之八十的松蘑出產。
松蘑一直貴,產量卻並不低。
現在生態沒破壞,想一想那裡的東西有多少?
只要採摘的人手充足,供應整個大唐都沒問題。
唯一的問題在於路不好走,沒路。
要不怎麼說馬拉雪橇牛逼呢,只要東北雪足夠大,就能像房子一樣被馬拉著跑在樹林裡。
倭國當初侵略一頓打,由於北大營的不抵抗,佔了先手。
後來承受不住,東北的冬天太冷,倭國只有北海道的人才適應。
李易想著,有主意了“餘兄,你再與那邊聯絡聯絡,修路啊,咱們大唐以成本家提供水泥、瀝青。
再加上夏秋季節的海運,你看那邊能不能多修港口?我這邊提供技術。”
餘江聽完李易的話,使勁想,想這個事情是否為陷阱。
憑藉他的智慧和經驗,怎麼想都覺得不是。
“能行?”他問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