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僱傭的方法把人口抽出來,他們到大唐幹活,屬於幫助大唐搞建設。
大唐百姓工作一樣給錢,西南蠻的過來,給的錢數相等,主要是力工。
一旦西南地區的人少了,他們的生活並不會因為自己擁有的土地多而變好。
人口越少的地方越貧窮,耕種不過來,還少了物質交換。
唯一困難之處在於奴隸主們是否願意把奴隸賣掉,奴隸屬於財產。
包括吐蕃,他們目前還是奴隸制。
李易時候解放一段時間內,吐蕃地區還有奴隸呢,有首歌叫翻身農奴把歌唱。
“我想好了,將來拿牛馬與西南蠻換奴隸,換來的奴隸,在李家莊子工作,攢積分。”
李易準備嘗試,看奴隸主是否願意換,哪怕價錢高一點。
一頭牛的價格遠遠超過一個奴隸,奴隸的價值在於能幹多少活兒。
反正奴隸耕地絕對比不上耕牛,在奴隸主眼中,奴隸屬於牲畜。
在李易看來,每一個人都比牛值錢。
人能學習,然後會各種技能,牛能學啥呀?鬥牛?不,鬥牛不是牛學習,除非牛跟牛鬥。
“我琢磨著,用驛站傳遞訊息,過年前……”李易眯起眼睛要安排事情。
“小易,年後說,年前不要,著急麼?還剩八天,過個安穩年。”畢構幾乎哀求一般打斷李易的話。
咱說好的別折騰,這幾年,自己在河南府都沒躲過去,到了長安,事情更多。
你今天出個主意、明天又弄個辦法,大家全圍著你轉。
李易笑笑:“好,年前不說,不急。有的時候吧,那個……”
“沒有,小易,冰燈的蠟燭還夠?”畢構再次打斷李易的話。
其他三個宰輔默默為畢構點贊,對,別叫李易說出來。
“夠,眼下用石蠟,牲畜的油脂都給百姓吃了,包括胰腺,原來製作肥皂比較好。”
李易說著,考慮晚上要不要煮個胰子的湯喝。
動物脂肪,李家莊子不再收購,百姓們知道怎麼吃。